健康養身★咳嗽、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

咳嗽 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12歲的高小妹2月開始有全身無力感覺,因咳嗽流鼻涕到診所看診,抽血檢查發現貧血,媽媽帶她到小兒科檢查,檢查報告還沒有出來,高小妹又因急性腹痛送急診,檢查發現腹腔腸道外有氣體,判定是腸胃道臟器破裂,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胃穿孔化膿,將胃穿孔處修補縫合後進行積極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改善。

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潰瘍腫瘤

高小妹的檢體化驗後,證實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經2周口服抗生素除菌治療之後的腹部檢查結果顯示,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突起溃瘍腫瘤,已知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大多是由免疫系統疾病或慢性發炎所導致,而胃部黏膜的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則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是非常罕見的腫瘤,盛行率只有30萬分之一,大多發生在60歲以上,發生在孩童非常罕見,高小妹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因此醫師將高小妹轉介到放射腫瘤科來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療,考慮到高小妹年紀還小,盡量避免放射線對甲狀腺、卵巢的暴露更顯重要。

療程中高小妹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的副作用,血液中血紅素數值也由治療前的10.4g/dL,在放射療程後已經提昇到11.8g/dL,放射治療前後,檢測的體內賀爾蒙數值結果都維持在正常範圍,放射治療後1個月的追蹤檢查,胃鏡下發現高小妹妹的胃黏膜平滑無潰瘍,同時切片病理報告結果證實已經沒有癌細胞。

放射腫瘤專科醫師會依癌症病情需要,選擇精確而有效的治療技術,在提高治療腫瘤之劑量的同時讓周邊正常組織之劑量降到最低,達成無明顯合併症之治療成效,讓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治療的意願大大地提高,也提昇了癌症的治療預後與長期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對一般人而言,適度運動有助於預防特定癌症發生。癌症患者適度運動,則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減緩治療中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促進睡眠品質、降低疲勞及憂鬱,尤其在有專業人士指導下訓練,常常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此外因為癌症患者普遍較高齡,常也同時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規律運動就變得更重要。 正在治療癌症也可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發病時,通常為急性症狀,於4週內會消失,但不幸病況嚴重時就需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其他呼吸輔助用具(如高流量鼻導管氧氣)。若康復出院後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視為COVID-19的後遺症,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疲倦、咳嗽、喘氣不順、胸悶等。 COVID-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宣布新方案「3+4」後,不少人感到疑惑,想知道這與過去我們熟悉的「10+7」有何不同?而近期3+4上路後,確實引發各界疑惑。像是現在疫調塞車,隔離時間僅3天,可能隔離完了都沒收到居隔單。指揮中心強調,疫調電話一接到便開始居隔,到了第4天,自行快篩陰性後即可出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宣布新增8822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包含84例落地採檢。然今日新增2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關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推測破1萬的時間大約在5月初,陳時中僅說「應該明(28)天就會過1萬了。」同時他重申各界應該有自主防疫的精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