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咳嗽好不了? 肺部非典型性感染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中年婦人,常乾咳到喘不過氣,發生嘔吐、尿失禁,持續服用止咳藥水一年都無法改善,日前因嚴重咳嗽,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更無法說話,家人送至醫院檢查,確診為肺部非典型性感染,經過適當藥物治療後,病情已逐漸改善,咳嗽的困擾也減少許多。

收治患者的中山醫院感染科醫師謝從閭表示,該婦人經由痰染色顯微鏡檢查,發現是肺部非典型性感染,導致氣管收縮引發氣喘,因長期使用止咳藥,反倒減少咳嗽的反射動作,造成痰咳不出來,進而堆積在肺部,住院治療約10天,痰才漸漸排出,情況明顯改善。

謝從閭觀察發現,許多患者一咳嗽就猛喝止咳藥水,可能延誤病情,或過度使用而成癮,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引發的反射性反應,目的是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與乾淨,若過度抑制咳嗽,發生有痰卻咳不出的情況,可能引發肺炎、肺膿瘍、敗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謝從閭指出,止咳藥水大多含有可待因,可直接作用在腦部的咳嗽中樞,進而降低呼吸道粘膜對外來刺激物質的敏感度,減少咳嗽反射動作的產生,提醒民眾千萬不要服用後仍無法止咳,就自行加倍使用次數,以免出現藥物成癮等副作用。

「絕大多數是可以治好的!」謝從閭強調,咳嗽是由許多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狀,大多數都會自然痊癒,若症狀超過2星期,應至醫院檢查,醫師會針對病因用藥,減少咳嗽引起的併發症及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台灣人嗜手搖飲料,學生族群更是人手每天一杯,更甚者將手搖飲替代開水度日;一名男大生因腹痛就醫,經檢查發現泌尿道「結石纍纍」,問診時供稱每天手搖飲至少3杯,並自認為可取代開水、獲得足夠水分補充。足量飲水 確保泌尿科健康安南醫院泌尿科林育緯醫師表示,市售飲料某些含磷酸鹽、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嗎?其實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炎,根據統計,50%患者在一歲前,就會有皮膚的症狀,其中約有80%患者會逐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患者不僅會有癢和皮膚敏感等現象,尤其到了晚上,症狀更易加劇,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是因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養生風氣流行,許多人在飲食上都會選擇減糖,但你知道嗎?其實糖類又分成「醣」以及「糖」兩種;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王玟茵指出,醣類就是指纖維、雙糖、葡萄糖、寡糖等,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總稱;至於糖類則是食品加工生產業者、廚師與消費者添加在食物與飲料的所有單醣和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東一名逾60歲女性,兩個月內突然走路不穩、跌倒數次,需家屬推輪椅才能行動,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影像檢查發現,婦人腦室變大,初步判定為水腦症,再透過簡易腰椎引流測試後,隔日步態不穩症狀改善,確診「常壓性水腦症」並進入後續治療,好在及早送醫恢復良好,不久後已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