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重警戒!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摻著「它」一起吃!!

嚴重警戒!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摻著「它」一起吃!!

 

前天下午,家住大連莊河市徐嶺鎮楊屯附近的一家人吃了隔夜的熟蝦姑、草莓以及西紅柿,結果夫妻二人出現上吐下瀉的食物中毒症狀,送往家附近診所治療病情未見好轉,5月3日夫妻二人又被送到莊河市中心醫院,遺憾的是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嚴重警戒!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摻著「它」一起吃!!

醫生
夫妻二人不治身亡

 

前天,記者與莊河市中心醫院進行核實。

 

該院重症監護室的醫務人員告訴記者,5月3日4點左右,一名49歲莊河婦女王某(化名)被緊急送往該院重症室進行搶救,「當時女子已經處於昏迷狀態,心率、呼吸非常微弱。經過1個小時的搶救後,女子確認已經死亡。當天6點左右,王某丈夫也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患者意識極其微弱,血壓不穩,最終搶救無效也死亡。 」

 

報料
疑為隔夜菜惹的禍

 

據劉先生介紹,夫婦二人都是莊河當地人,五一小長假孩子放假回家,夫婦二人特意從菜市場買了點鮮活的蝦姑、草莓、西紅柿,回家後他們將蝦姑煮熟後進行食用。

 

當天沒吃完還剩些,隔了一晚上後,夫妻二人尋思別浪費了,又把剩下的蝦姑、草莓、西紅柿給吃完了。之後兩人就出現腹瀉中毒的症狀,先是到家附近的診所紮吊瓶,但腹瀉情況並未緩解,5月3日凌晨夫婦二人病情加重,被送往莊河市中心醫院救治。

 

提醒
目前胃腸疾病高發

 

據該院醫生表示,往年五六月份是胃腸炎高發的月份。而且來醫院的病情都挺急,通過詢問病史發現,相當一部分患者並沒有不潔飲食,有的人說和家人吃的是一樣的東西,怎麼人家沒事,自己就不行了。

 

醫生分析,眼下是腸胃容易紊亂的季節,這個溫度下,細菌也開始大量繁殖,而大連的海鮮也開始大量上市了,不少人開始大吃特吃。胃腸炎發作也需要天時地利,比如你最近身體狀態不好,比較疲憊,本身腸胃功能又比較弱,猛吃上一頓,可能別人沒事,你就受不了。

 

醫生建議,不管身體素質怎麼樣,最好還是均衡飲食。愛吃海鮮的市民一定要購買新鮮的,一次吃得適量。

 

此外,醫生還建議,海鮮不能與水果混吃。由於魚、蝦、貝殼等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葡萄、石榴、山楂等水果混吃,水果中的化學成分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形成的物質會刺激人的胃腸道,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醫生還提醒,如果吃了海鮮,再吃水果,應間隔2小時以上。

 

但海鮮雖然味道一級棒,卻在食用時有許多事情需要注意,有不少食物不能與海鮮一起吃。比如海鮮本身性寒,如果與寒涼的食物一起吃就會導致身體不適。下面為大家一一盤點與海鮮相剋的食物。

 

嚴重警戒!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摻著「它」一起吃!!

  

1
海鮮不能與大量維生素C一起吃

蝦、螃蟹等甲殼類海鮮食材中含有一定的五價砷,這種物質本身對人體並無害,但是如果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五價砷就會轉化為三價砷,也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會導致急性砷中毒,嚴重時危及生命。

 

 

2
海鮮不能與寒涼食物一起吃

海鮮本身性寒涼,因此最好避免與其它寒涼食物一起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並且吃完海鮮後也不應該立刻飲用汽水、冰水、雪糕等冰鎮飲品,以免過度寒涼導致身體不適。

 

 

3
海鮮不能與啤酒一起吃

食用海鮮的時候不能飲用大量的啤酒,否則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者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嚴重警戒!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摻著「它」一起吃!!

 

4
海鮮不能與水果一起吃

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等營養元素,而水果則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鮮馬上吃水果,不僅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而且海鮮中的鈣還會和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還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吃完海鮮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水果。

 

5
海鮮不能與茶一起吃

吃完海鮮不宜馬上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是一樣的。茶葉也含有一定的鞣酸,會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食用海鮮前後喝茶,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結合的機會。因此,兩者最好也要間隔2小時以上食用。

via

相關推薦

氣候變化大,心血管疾病恐成奪命殺手!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一個月內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機率增加2%。」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榮彬主任呼籲,長輩一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2大主要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診斷治療。尤其,如果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而不自知,嚴重出現急性心臟衰竭而...

閱讀詳情 »

小孩出現夜尿頻頻,父母親每天洗被單都洗到來不及,除了小孩本身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甚至產生自卑感,也會造成父母很大的挫折感。中醫對於小孩遺尿症也有調理治療的方法,透過雷射針灸和中藥治療,可以解決夜尿的困擾。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超過5歲仍有尿床,需要醫師評估治療。(圖片提供/花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中老年者常有下肢水腫情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提醒,造成原因甚多,其中,若是長期臥床患者,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而致,務必留意,提早治療,降低日後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風險。7 旬婦長期臥床 致下肢深層靜脈血栓險致命台中 78 歲李阿嬤因膝蓋不適、長年臥床,先前...

閱讀詳情 »

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明顯下降暴瘦,先別高興太早!可以量測一下血糖值,儘管血糖還未達到糖尿病的定義,卻已經在危險邊緣,小心糖尿病前期悄悄逼近。雖然還不需要吃藥控血糖,但是,飲食、運動此時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另外,中醫依體質辯証論治輔助調理,也能助一臂之力,像是透過黃耆、陳皮等製成茶飲,也是不錯控血糖的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