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新冠確診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 專家分析有3種可能

國內新冠確診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 專家分析有3種可能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台灣這波本土疫情致死率偏高,已達2.78%,高出全球平均值,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與患者年齡較大,且合併慢性病有關。目前死亡病例平均年齡為72歲,81.7%有潛在慢性病史,且18%個案是在3天內病逝。


全台確診人數破萬,病毒就在你身邊,指揮中心統計這波300多名死亡個案症狀,其中最常出現的3大症狀是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發燒代表體內發炎反應嚴重,這是觀察重症患者是否惡化的重要指標。


指揮中心統計308名死亡個案症狀表現,最常出現症狀分別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喉嚨痛、全身無力、痠痛、流鼻水等。


統計發現,43%死亡個案都曾持續發燒,黃立民解釋,發燒是身體發炎時的主要反應,因為感染病毒較多,病情嚴重,眾多發炎細胞激素被激發出來。


此外,36%重症個案咳嗽,黃立民表示,這是肺部感染的典型症狀,不管是輕症或重症都會咳嗽,但重症患者除了咳嗽之外,還可能嚴重胸悶、呼吸困難。


台大醫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表示,台灣確診病人死亡率偏高,有3種可能性:(1)死亡人數異常的多,分子太大;(2)確診人數太少,分母太小,造成比率高;(3)以上皆是。


如果是死亡人數較多,在醫療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擋不住病毒奪走人命的力量,甚至在醫療來不及介入的狀況下,造成死亡,這也說明不少個案到院前死亡。


王明鉅分析5月18日到6月9日321名死亡個案資料,20.9%是死亡當天或死亡後才確診,24%是確診後3天內就死亡。


王明鉅估計,321名死亡個案中,可能至少有143名病人因較晚被確診,直到病情嚴重,才被診斷染疫,就算台灣的醫療能力再好,患者已經病入膏肓,回天乏術。


王明鉅表示,如果廣設快篩站,提早發現更多感染者,這些人早一點接受治療,死亡率就能逐漸下降,除了政府主動篩檢之外,也該推廣全面性個人居家篩檢。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改善細胞環境突破帕金森氏症治療困境 關鍵在細胞間質
▸年輕人何時能打滿疫苗產生保護力? 最新接種順序出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消除皺紋的穴道 只要刺激雙眼正後方,對應於腦後的腦空穴,就能消除臉部皺紋。   ▲生髮按摩法 蓬鬆的髮量能讓人看起來年輕10歲以上。這個體操能刺激甲狀腺,所以非常推薦給因壓力產生掉髮的人。每天持續做,只要一年就能回復髮量。請將這個好方法告訴身邊為髮量困擾的朋友吧! 從耳下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4歲黃先生,雖戒除喝酒、嚼檳榔多年,但抽菸習慣仍改不了,某次因牙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口腔牙齦癌第四期,但起初因擔心開刀後影響顏面外觀,遲遲不敢答應刀治療,所幸經醫師與癌症個管師完整說明及鼓勵下,接受開刀切除腫瘤及皮瓣重建,並完成術後輔助性放射線治療,目前病況已逐漸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98歲陳奶奶,患有慢性腎衰竭,平時可用四腳助行器在住家內活動,近一年來逐漸出現衰弱、腳無力等現象,加上因不慎跌倒造成右手橈骨骨折,出院後又因泌尿道感染再次住院;陳奶奶住院期間,花蓮慈濟醫院提供早期復健訓練介入計畫,但因考量陳奶奶返家後恐無法自理生活,且經團隊評估後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曾有一說為更年期婦女因為少了女性賀爾蒙的保護,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上升,現在1項新的研究顯示,與停經前的女性比起來,女性停經後膽固醇會比較高,連帶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研究刊登在《更年期期刊》(Menopause)。   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