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壺腹癌、胰臟癌同樣惡性 醫:確診幾乎等於宣判死亡

壺腹癌 胰臟癌同樣惡性 醫:確診幾乎等於宣判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因罹患「壺腹癌」病逝台大醫院,壺腹癌如同「癌王」胰臟癌,威脅性都很大,臺安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蘇志盛表示,「在我們心目中,壺腹癌和胰臟癌惡性度幾乎相等,通常一旦確診,幾乎只能認輸了。」

壺腹癌非常少見 發現異狀會先評估可能是胰臟癌

壺腹癌難以發現,蘇志盛表示,「壺腹」指的是膽管、胰臟分泌膽汁及胰液的共同出入到十二指腸的區域,雖然現在盛行健檢時照胃鏡,但透過胃鏡難以看到壺腹的全貌,一般需透過十二指腸鏡才能完整看到壺腹區,如果真的發現腫瘤,就會進行切片、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是正子造影技術,來判斷癌化的情形。但蘇志盛表示,壺腹癌其實相當少見,發生率約每1萬人只有1,且由於胰臟和壺腹區距離相近,若照內視鏡時發現壺腹區有異狀,通常會先評估可能是胰臟癌所導致,因為胰臟癌的發生率相較壺腹癌來得高。

壺腹、胰臟是鄰居,一旦癌化都很可怕

臺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表示,發現胰臟癌時,通常都已經是中晚期,第二期、第三期,甚至是第四期,已經沒辦法開刀完整切除癌細胞,預後相當差。胰臟癌,之所以又被稱為「癌王」,葉秉威表示,主要是因其「發生率」接近「死亡率」,確診後一定時間內會往生,胰臟癌的5年存活率小於5%,大部分病患無法活超過5年,而一般存活期的中位數,大約為半年到1年。

壺腹就像「台北車站」是個大型的轉運站,涵蓋許多器官,胰臟、腸胃、膽囊等,萬一出現問題,則會直接影響附近重要器官。蘇志盛強調,早期非常難發現,常常一發現就是「末期」,如果腫瘤大,容易壓迫到其他器官導致併發症。若早期發現進要進行切除,卻因聯通其他重要器官,因此切除後進行其他器官的重建手術也非常高難度,且癌細胞很容易轉移出去,一旦擴散無法開刀,其對於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的反應都極差,很快就會走向人生終點。

蘇志盛建議,壺腹癌惡性度高,若惡性腫瘤切除後,原地復發的風險也很高。民眾若擔心,可考慮做內視鏡,觀察壺腹區是否存在不規則腫塊,若只是良性腫瘤,可靠內視鏡先進行切除,避免癌化,也避免承受開大刀的風險。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炸物恐「癌王」纏身 醫授預防秘訣

喝奶茶有助於揪出胰臟癌? 醫師:喝「這個」效果相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彰化陳小姐因不規則出血到婦產科診所就醫,初步診斷懷疑是子宮肌瘤,醫師建議轉診到彰化基督教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所醫師運用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將病人狀況等轉診資料傳送至彰基,請陳小姐直接到彰基就醫。陳小姐持轉診單到彰基轉診中心,櫃台人員立即協助掛號並安排當日門診,原本擔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手機遊戲風行,一位施姓大學生長時間打手遊,手指長時間呈現反覆彎曲姿勢,大拇指靠近手掌處已疼痛一段時間,原本不以為意,但某日一早起床疼痛更明顯,右手大拇指甚至突然卡住,扳開後還聽到「喀」一聲。經醫師診斷,沒想到竟罹患「扳機指」。 3主要症狀報你知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藝人李沛旭、蔡淑臻交往6年,李沛旭最近加入三立新戲,展開忙碌拍戲工作,為了拍戲,連蔡淑臻生日,都無法陪在身邊,蔡淑臻生日時只待在家中吃剩菜,兩人深深理解上班族加班、熬夜、飲食不均衡等煩惱,合體代言維他命營養補充劑,聯手搶救全台男女上班族。 營養補充品 幫助維持營養均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了視力模糊、容易畏光,小心白內障找上你了!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白內障患者10年間,成長將近5成,高達104萬人。醫師提醒,確診罹患白內障應及早手術治療,以免併發青光眼,嚴重恐造成失明。 國人白內障問題 10年激增33萬人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白內障患者從2005年的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