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們國家屬肝癌高發區,發病年齡以40~5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5:1。肝癌主要有3種類型: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混合性(肝細胞、膽管細胞)癌。肝細胞癌是肝癌中最常見的類型,我國此型約佔90%

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圖片擷取自來源

肝癌常見病因以及危險因素?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之一,它隱藏在右上腹部的肋架內。肝臟的許多重要的功能是:過濾血液有害物質,分泌膽汁幫助消化,合成人體必需的重要蛋白質和化合物,調節糖代謝提供機體必需的能量等等。在我國,導致肝臟癌變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硬化

肝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早期可有上腹脹痛或肝區不適,或有食慾減退,或有噁心嘔吐,或有腹瀉便溏等消化不良症狀;

▓晚期病人可出現消瘦、發熱、便血、肝脾腫大、黃疽、腹水、腹部脹大等臨床症狀。

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最重要的是如何排查早期肝癌?

原發性肝癌排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兩項。

▓對於≧35歲的男性、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半年進行一次「AFP+肝臟超聲」檢查;

▓對AFP>400單位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佔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慢性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如不能排除,應進行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l)等檢查。

▓如AFP出現升高,未發現肝臟病變,也排除妊辰等,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必要時進行腹部CT或MRI檢查。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心律調節器已發明超過五十年,傳統心律節律器包括電池本體與導線二部分,隨著時間演進,電池與導線的科技持續進步,儘管電池體積已經少於二十毫升,電線的長期妥善率也超過九成,但仍有不少病患發生相關的併發症。而新的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則可以有效預防大部份併發症的發生,外觀上沒有皮下...

閱讀詳情 »

夏天高溫溽暑,許多民眾外出時,常習慣在頸項圍上一條濕巾,希望藉此消暑氣!但近來網路卻流傳:「濕毛巾圍脖子的方式不僅無助降溫,更可能導致濕氣入體,反讓人體暑濕更重。」的說法,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到底這樣的方法可不可行呢? 濕毛巾圍頸部,有助降溫、消暑?醫師解答… 葉妍廷中醫師表示,在炎炎...

閱讀詳情 »

章小姐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不理想,自7年前就開始注射生物製劑,打了5年,卻又開始感覺疲累、關節腫痛,這些跡象讓她忍不住擔心:「不會又要發病吧?」「打針都控制不住,還有藥可以用嗎?」上網搜尋資料後,章小姐很快約好門診。抽血檢查後確定發炎指數上升、超音波下關節也有發炎情況,已有心理準備的她主動滑開手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登山負重  膝關節嚴重磨損行走困難61歲的呂洪女士從年輕時就喜歡爬山,已征服過不少座百岳,卻也因多年來負重登山,三年前膝蓋開始疼痛,當時僅吃止痛藥勉強維持運動。而後雖改打較輕鬆的高爾夫球,但只要一用力揮桿,膝蓋就會疼痛不適,讓愛運動的她不得不降低打球頻率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