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們國家屬肝癌高發區,發病年齡以40~5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5:1。肝癌主要有3種類型: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混合性(肝細胞、膽管細胞)癌。肝細胞癌是肝癌中最常見的類型,我國此型約佔90%

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圖片擷取自來源

肝癌常見病因以及危險因素?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之一,它隱藏在右上腹部的肋架內。肝臟的許多重要的功能是:過濾血液有害物質,分泌膽汁幫助消化,合成人體必需的重要蛋白質和化合物,調節糖代謝提供機體必需的能量等等。在我國,導致肝臟癌變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硬化

肝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早期可有上腹脹痛或肝區不適,或有食慾減退,或有噁心嘔吐,或有腹瀉便溏等消化不良症狀;

▓晚期病人可出現消瘦、發熱、便血、肝脾腫大、黃疽、腹水、腹部脹大等臨床症狀。

太可怕了!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你的肝若出現這些狀況,就出事了...絕對要注意!!

★最重要的是如何排查早期肝癌?

原發性肝癌排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兩項。

▓對於≧35歲的男性、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半年進行一次「AFP+肝臟超聲」檢查;

▓對AFP>400單位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佔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慢性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如不能排除,應進行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l)等檢查。

▓如AFP出現升高,未發現肝臟病變,也排除妊辰等,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必要時進行腹部CT或MRI檢查。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準媽媽總擔心懷孕過程攝取營養不足,因而影響寶寶健康,尤其若出現孕吐、食慾不佳而吃不下飯等情況時,更讓孕媽咪煩惱不已。國民健康署表示,為解決準爸媽們對於懷孕期的營養問題,協助孕媽咪吃得下、吃得對,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因此彙整常見的孕期營養問題,提供給準爸媽參考。孕吐導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1名60歲男性總感覺疲憊又常會腰痠,先赴腎臟科照超音波後發現雙側腎水腫,進一步做電腦斷層後找出病因,原來是高達100克的攝護腺肥大阻塞導致尿液逆流到腎臟,加上膀胱脹滿後仍有溢漏現象。經醫師建議多波光雷射治療肥大的攝護腺,隔天拔除尿管,順利解尿後,確認腎功能恢復正常後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第三波新冠疫情各國接連爆發!近來世界各國確診數均創下新高紀錄,特別是法國、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越來越多地區相繼被隔離,第三波情爆發完全止不住,雖然俄羅斯的現況相對趨緩,許多專家警告俄羅斯疫情仍有惡化的風險,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汀(Mikhail Mishus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胃腸道基質瘤是僅次於大腸癌及胃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灣每年至少新增200至300名疾病個案,而大部分的患者經由手術治療再搭配標靶藥物可以穩定病情,但仍有少部分基因變異的患者,對於傳統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6.4%胃腸道基質瘤患者 傳統標靶治療效果不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