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黃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和精緻化,現在大腸直腸癌已經是國人的第一名,目前每年有一萬五千人會被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去追溯到底為什麼大腸直腸癌比例會如此之高。世界衛生組織一經把紅肉定義為第二級的致癌物。由於紅肉內涵的脂肪比較高,代謝後很容易產生致癌物。除此之外在烹調過程中也會產生精氨酸和苯丙胺酸,這些物質會在高溫轉換下有機物質形成所謂的異磺胺之類的致癌物質。如果長時間與消化道的上皮細胞接觸,就會導致消化道癌化。

 

加工食品比紅肉更糟

加工肉品和食品,例如火腿、培根、漢堡肉,這些也大部分是紅肉調製而成。這些物質也都是所謂的一級致癌物。這些加工肉品都含有亞硝酸胺,這種物質和腸道接觸後很容易導致癌化。至於為什麼癌化都是大腸而不是小腸,因為糞便會待在大腸比較久的時間,所以,往往都是大腸造成問題。

延伸閱讀:除了血便,這「3大症狀」不注意,可能就已經是大腸癌末期

參考資料: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工作到一半,老是有尿意,甚至來不及衝進廁所,半路就「閃出尿」!一名39歲、從事房仲業男子,近半年來就有這樣的困擾,跑廁所次數越來越頻繁,白天在外跑業務甚至會來不及進廁所就溼了褲子,夜間也睡得不安穩,需起床尿尿2至3次,工作效率大受影響,求助泌尿科檢查才發現是膀胱過動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學會「自摸」才能趨吉避凶!因為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一直是女性好發十大癌症之首,但門診常常聽到女性朋友抱怨不知道怎麼摸自己乳房有沒有硬塊?或是怎麼摸才是對的?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團隊就提醒女性,乳房自我檢查有四大步驟:「看、觸、臥、擰」一步步別做錯了。 ...

閱讀詳情 »

國寶級原住民歌手「北原山貓」吳廷宏,上《聚焦2.0》親揭前年中風險奪命始末。吳廷宏說事發前一天下午,帶藝術團到戶外表演,身體還無異狀,只感覺特別熱,到了晚上身體仍不斷發熱,即使沖了冷水,體溫還是降不下來,太太見狀嚇一大跳,原來吳廷宏已經嘴角歪斜頻流口水,身體歪斜不穩,才緊急送醫。到院檢查發現,吳廷...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呂嘉凱與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林曜祥,昨(27)日陪同立委陳以信、溫玉霞視察高榮臺南分院,一行人實地訪視樂活日照中心、安寧病房及急性後期照護病房,對於高榮南院整體設計規劃皆以病患、長者為第一優先考量,表示肯定。 立委陳以信、溫玉霞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