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黃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和精緻化,現在大腸直腸癌已經是國人的第一名,目前每年有一萬五千人會被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去追溯到底為什麼大腸直腸癌比例會如此之高。世界衛生組織一經把紅肉定義為第二級的致癌物。由於紅肉內涵的脂肪比較高,代謝後很容易產生致癌物。除此之外在烹調過程中也會產生精氨酸和苯丙胺酸,這些物質會在高溫轉換下有機物質形成所謂的異磺胺之類的致癌物質。如果長時間與消化道的上皮細胞接觸,就會導致消化道癌化。

 

加工食品比紅肉更糟

加工肉品和食品,例如火腿、培根、漢堡肉,這些也大部分是紅肉調製而成。這些物質也都是所謂的一級致癌物。這些加工肉品都含有亞硝酸胺,這種物質和腸道接觸後很容易導致癌化。至於為什麼癌化都是大腸而不是小腸,因為糞便會待在大腸比較久的時間,所以,往往都是大腸造成問題。

延伸閱讀:除了血便,這「3大症狀」不注意,可能就已經是大腸癌末期

參考資料:大學生大腸癌頻傳,早餐吃肉鬆會不會大腸癌,黃聖捷醫師一次解析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張宇翔/雲林報導 雲林基督教醫院前進莿桐鄉埔尾村提供民眾就醫服務,家庭醫學科王律凱醫師率領護理師、藥師等醫療團隊自110年8月起至埔尾村辦理無醫村醫療服務至今服務半年, 除了讓在地居民就醫更加便利,亦提升當地居民整體醫療品質,深受當地居民讚賞。 王律凱醫師表示本院就診病人大都是老年人居多,醫療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羅驊鋒 / 台北報導 醫療福音!倡導民眾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是目前政府和衛生部積極推動政策,唯部分民眾有心施打疫苗引發各種副作用,全心醫學聯合診所推出「全心醫學健康管理:新冠疫苗副作用公益諮詢」服務,為接種mRNA疫苗的民眾提供諮詢與檢查,以排除心血管受疫苗的影響。 新冠疫情影響下,政...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 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的最大危險因子就是"年齡增長"。有20幾個基因會影響一個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E型載脂肪蛋白基因(APOE,Apolipoprotein E Gene)是第一個被發現會增加人患阿茲海默風險的基因。一般來...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賴博政中醫師60歲的李伯伯長時間晚上睡不好,常常是睡夢中突然有尿意,只能便急急忙忙得想去上廁所,站在小便斗前卻無法順利解尿,有時需要數分鐘才能解尿完畢,總覺得上廁所上不乾淨,小便斷斷續續,出門在外不方便,而在家睡覺時甚至一晚有時候起來6-7次,卻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