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預防阿茲海默症(失智症)這樣做!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發生原因與遠離風險因子

預防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這樣做!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發生原因與遠離風險因子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

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的最大危險因子就是"年齡增長"。有20幾個基因會影響一個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E型載脂肪蛋白基因(APOE,Apolipoprotein E Gene)是第一個被發現會增加人患阿茲海默風險的基因。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因為女性平均壽命較長的緣故。不過,詳細的作用機轉目前還不適很明確。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點名12個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以及如何降低危險因子的建議。 1、缺乏運動:定期且規律的運動是降低患失智症風險的最佳的方式之一。對於心臟、血液循環、體重和心理健康都有益處。建議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有氧運動或75分鐘劇烈的有氧運動。

2、抽菸:抽菸會大幅增加失智症的風險。而且還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像是第2型糖尿病、中風、肺癌和其他癌症。戒菸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就從現在開始!

3、飲酒過量:酗酒和每週飲酒超過21個單位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酒喝太多不僅在精神和行為會出現障礙,也會有疾病的風險。

4、空氣污染: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空氣污染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應盡快改善空氣品質,尤其是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

5、頭部受傷:頭部受傷最常見的原因是交通事故,不論是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運動方面,像是拳擊、足球、曲棍球等運動;槍支和暴力襲擊頭部;跌倒。

6、不常社交活動:社交活動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透過言語接觸,增強認知功能。雖然目前尚無太多證據顯示,有什麼特定的活動可以預防失智症。但是加入社區團體是保持社交活動的好方法。

7、教育程度較低:教育程度較低是失智症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8、肥胖:特別是在中年後,肥胖與失智症風險增加有關。肥胖也與其他非傳染性疾病有關,可藉由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不妨從飲食和運動著手。

9、高血壓:中年後患有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並導致其他健康問題。高血壓藥物是目前唯一已知的有效預防失智症的藥物。

10、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是失智症的明確危險因子。目前尚無任何特定的藥物對此有幫助,為避免糖尿病的併發症,血糖控制很重要。

11、沮喪:抑鬱症與失智症的發病率有關。

12、聽覺受損:聽力損失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使用助聽器可以降低風險。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基因或停止變老,但可以透過改變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如果能夠改變所有的危險因子,可能會預防或延遲40%的失智症病例。

維持運動、健康飲食和參加社交活動都可以促進大腦健康,並可能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另外,保持心臟健康,包括避免抽菸和過量飲酒,也可以降低患失智症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預防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這樣做!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發生原因與遠離風險因子 體重過重易誘發這7種毛病!https://bit.ly/3GSAyoF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英國出現傳染力增加70%的新變種病毒株,華航昨晚乘載127名旅客(含13名機組員)自倫敦返國。乘客中有1名男性旅客高燒39度送醫,其餘則全數安置在集中檢疫所,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127人的採檢結果預計今中午會出爐。至於該發燒旅客遭外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國內新增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下午2時將召開臨時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最新疫情狀況,同時也將公布英國航班旅客的檢驗結果。加上今日新增的5例境外移入病例,國內累計790例確診,分別為695例境外移入,56例本土病例,36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近日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小兒「哮吼」威脅也開始變大!新竹馬偕醫院就收治一名2歲小男孩,一開始發燒、咳嗽了4天,並出現食慾減退、呼吸急促等症狀,被診所醫師趕緊轉診,進一步胸部X光檢查果然發現已輕微肺炎合併哮吼,立即安排住院治療。而新竹馬偕統計,該院近3個月「哮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75歲的李老先生,多年來因為心臟衰竭,每月便會前往急診報到,換算起來,他一年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醫師深入了解原因,才發現李老先生常常自行丟棄藥物,或欺騙家人自己有好好服藥,所以才導致他病情控制不佳反覆住院,變成惡性循環。在家人接受完整的心衰治療照護知識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