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笑、咳嗽竟漏尿! 竟然是「這個部位」脫垂了

大笑 咳嗽竟漏尿! 竟然是「這個部位」脫垂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退休的60歲周女士,老覺得腹部有嚴重下墜感,經常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甚至運動時,發生漏尿,幾乎每天都得用護墊,進而造成尿道感染發炎。近來,下墜感更趨嚴重,一次如廁時,居然有東西從陰道脫垂出一小部分,嚇得趕緊塞回去並立刻就醫;經診斷為骨盆腔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接受「微創尿路懸吊手術」後,不再為漏尿所苦。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陳國瑚主任表示,欲改善骨盆腔器官鬆弛、頻尿和漏尿的問題並不困難,若有骨盆腔器官脫垂或尿失禁、器官走位情況,切勿一昧隱忍,積極就醫才能緩解症狀,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

關不緊的水龍頭 尿失禁有苦難言

依據臨床統計,骨盆腔脫垂症狀以子宮單獨脫垂的案例最多,大約占50%,其他如合併膀胱或直腸脫垂則占40-50%;還有少數的嚴重者,甚至全部骨盆腔的器官都會從陰道掉出來。

陳國瑚指出,骨盆腔器官脫垂,讓膀胱像是關不緊的水龍頭,患者常有解不乾淨的頻尿感覺,或是常在爬樓梯、肚子出力時產生漏尿,而若子宮向外脫垂,子宮頸會因接觸外界而引起摩擦,造成流血、感染和發炎等症狀;特別是高齡、生產次數多、負重的勞動工作者,都是骨盆腔器官脫垂的高危險族群。

微創尿路懸吊手術 近9成可明顯改善症狀
陳國瑚主任建議,若器官脫垂不嚴重,漏尿、頻尿已影響生活品質極大,可選擇「微創尿路懸吊手術」透過無張力吊帶,讓尿道口、膀胱懸吊拉緊,可改善90-95%尿失禁現象;若子宮嚴重下垂,通常需切除子宮,並將局部韌帶全部縫緊,以微創骨盆重建手術做骨盆重建、陰道整形,把膀胱推回體內;此外,若子宮下垂較嚴重,但欲保留子宮或仍有生育需求婦女,則可做腹腔鏡子宮薦骨懸吊手術,其無須切除子宮,用以改善症狀。

【延伸閱讀】

次世代基因定序多基因檢測 提供肺癌病患更好的治療機會

等到你發現時就晚了! 大腸癌治療前先這樣做

罹肺癌7年 選對標靶精準治療讓他陪女兒上大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腦下垂體腫瘤是來自腦下垂體的所有腫瘤,發病原因不明,佔所有出現症狀的顱內腫瘤5至10%,多屬於良性,又分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雖可能好發於任何年齡層,但又以成年人居多,患者會因生長激素、泌乳激素、促腎上腺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過多,造成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月經不規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名年輕女生,自覺晚上看不清楚,以為是近視,想做近視雷射手術。至眼科診所就診,廖家慶醫師發現患者竟有視野缺損,可能罹患初期青光眼。雖不影響手術,患者仍先治療後,再進行雷射矯正。另有名長庚護理系男生,戴眼鏡還是看不清楚,自以為高度閃光,卻檢查出圓錐角膜,被醫師告知不適合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細胞癌發生人數逐年增加,復發率與轉移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所幸,免疫療法的出現,為晚期腎臟癌患者提供一項救命選擇。根據民國105年最新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腎臟癌每年約新增1,300名新病例,罹病人數相較20年前增加了3倍,是不容忽視的疾病之一。腎臟癌早期以開刀為主,但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正值壯年期的阿威(化名),平時個性溫和,有著穩定的工作,是街坊鄰居口中的黃金單身漢,但從去年開始疑神疑鬼,認為鄰居想傷害他。父母解釋、安撫也沒用,反倒認為家人也存心害他,甚至開始會動手打人,精神狀況每況愈下,導致生活功能退化,更別說出門工作。阿威的暴力情況讓家屬無能為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