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

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你是否曾在陰雨綿綿的日子裡突覺傷感,或在天冷的季節無來由感到憂鬱?知名心靈診所院長吳佳憬解釋,秋冬時節因天氣冷、日照短,會使腦部血清素分泌量下降,進而導致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等問題,而此類因天氣變化影響情緒的現象,又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也是秋、冬兩季身心科診間最常遇到的情況。 

高緯度國家常見 但台灣冬雨連綿也會影響

吳佳憬院長表示,因季節性情緒失調跟日照時間有關,故高緯地區的國家發生率較高,以幅員廣闊且跨多緯度的美國為例,發生率約位於1%-10%之間。而以台灣本土而言,受多雨、潮濕氣候影響,發生率平均也有1.5%左右,且以20、30歲女性為多。

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建議就醫尋求專業評估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吳佳憬院長提醒,若民眾自覺下列症狀出現且持續兩週以上,而至春夏又自然好轉,並且連續幾年都觀察到同樣現象,就有極大可能為「季節性情緒失調」。

常見症狀:

(1)心情沮喪、情緒低落

(2)注意力不易集中

(3)提不起勁、易感疲倦

(4)食慾、食量上升或體重大幅增加

(5)每逢秋、冬,有失眠、焦慮現象

注意日常「兩大項」 多接近大自然助緩解情緒

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患者多還是需依靠藥物治療,協助增加血清素。但如果症狀輕微,也可藉由調整日常行為改善,例如:

(1)建立日夜規律性,保持體內生理時鐘正常運轉。

(2)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加人體接觸日光時間。

吳佳憬院長提醒,秋冬天氣冷又常下雨,民眾常因此待在家裡不出門,若本身就有憂鬱傾向,可能反導致讓血清素更加不足的惡性循環。秋冬時只要做好保暖,多出門接觸大自然還是有助於緩解情緒問題。

季節變化前先「做足準備」 面對心情變化不緊張

對於本就有身心問題而造成血清素不足的患者而言,對日照時間的減少可能較一般人更敏感,若因季節變化感到情緒更加低落,此時也可注重「預防」,例如每當臨近秋冬,可與身心科主治醫師討論調整藥量,避免負面情緒爆發等突發情況。

吳佳憬院長也強調,雖秋冬兩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患者比例上較多,但夏季也可能因天氣燥熱,而促使身心科患者感到焦躁、煩躁,此情形也仍屬於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範疇,患者需隨時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


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

▲吳佳憬院長分享,秋、冬兩季看診患者多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問題

新聞首圖來源:Woman photo created by dashu83 - 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焦慮到身心失調 中醫師授三茶飲穴道舒緩

2/3憂鬱症憂友曾想過輕生 郭婞淳攜手7名人「點亮微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70歲的李媽媽,近日牙痛引發右上頷紅腫2天,以為紅腫會自己痊癒消失,但是紅腫非但沒消失,還腫到連右眼幾乎都張不開了,並且畏寒、發燒,兒子才急忙帶李媽媽到牙科處理。經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牙科楊若蘭主任檢查,發現為急性蜂窩組織炎,為李媽媽安排緊急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也為她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經常會想,長大多好,有些事情卻只能想像。」兒童節將至,各地紛紛推出許多兒童節優惠/遊樂活動,但這些對於罹患癲癇症的孩童而言卻可能是種奢侈的願望,因癲癇的不可控性(無法控制何時何地發作),不僅孩童無法自由自在享受同齡人體驗各種遊樂器材的喜悅,對於照顧者而言也有著心疼的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疾病管制署歷年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為每年6月至7月,因此,為迎接夏季到來,民眾更應做好防護措施;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陳怡表示,去年本市就出現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因此,除了呼籲豬隻養殖業者應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數量,最有效的方式,仍是提早接種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才28歲,我還跟老公討論想要生一對可愛的寶寶,但剛剛發現罹患乳癌馬上就要化療了,還能如願生子嗎?」中國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彥秉醫師常常聽到病人無奈地詢問,尤其國內女性普遍晚婚及晚育,因此也有許多女性確診乳癌時,仍是未婚或是雖新婚但是尚未生育。何彥秉主任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