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可怕了!!你每天都會做的事居然這麼傷身?!產生的毒素居然可以殺死一頭大象!!!

太可怕了!!!這毒素居然能殺死一頭大象!

太可怕了 你每天都會做的事居然這麼傷身 產生的毒素居然可以殺死一頭大象

你動不動就生氣嗎?看看吧,生一次氣,八個器官都會受傷,更可怕的是,身體所產生的毒素足以致死一頭成年大象!

1、皮膚
生氣時,大腦血液中增加的毒素,會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圍程度不等的炎症,從而出現色斑問題。

2、子宮、乳腺
男人生氣傷肝,女人生氣傷乳腺和子宮。乳腺走脾胃系統,子宮走肝。氣上升,會傷到乳​​腺,下沉就傷子宮。

3、甲狀腺
老生氣會使甲狀腺功能失調,發生甲狀腺機能亢進。

4、大腦
大量血液湧向大腦,腦血管壓力增加,此時血液中含有毒i,進一步加速了腦部的衰老。

5、肺
女性情緒衝動時,呼吸會急促,甚至出現過度換氣現象。肺泡不停擴張,沒時間收縮,得不到應有的放鬆,從而危害肺健康。

6、胃
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直接作用於心臟和血管,使胃腸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嚴重時會引起胃潰瘍。

7、心臟
大量的血液沖向大腦和麵部,會使供應心臟的血液減少而造成心肌缺血。心臟為​​了滿足身體需要,只好加倍工作,於是心跳更加不規律,引發疾病。

8、肝
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兒茶酚胺,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太可怕了 你每天都會做的事居然這麼傷身 產生的毒素居然可以殺死一頭大象

專家:生悶氣太傷人

「生氣1小時的殺傷力堪比熬夜加班6小時」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大醫院心理科主任袁勇貴博士表示,其實,生氣對人的損傷真的很大。他們曾經做過實驗,人在生氣的時候,腦部的血液圖流量、壓力和正常的時候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很生氣的時候血壓會升高、臉會發紅,甚至是拉肚子、暈厥等。

科學試驗證明,當人樂觀愉快時,人體通過生化過程使血液中增加有利於健康的化學物質,如激素、酶和乙酰膽鹼等,起着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的作用,使人體處於良好的機能狀態。
而當人的情緒有所波動、產生消極悲傷情感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時,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經常發脾氣,膚色就容易變深、甚至發黑。同時由於生氣所致毛細血管收縮或痙攣,可造成皮膚毛細血管循環障礙,輸送至皮膚的各種營養物缺少,於是皮膚逐漸乾燥、萎縮、起皺、疏鬆、枯黃、失澤,甚至死亡。

此外,還有的細胞容易變性,會引起色素沉澱、黃褐斑、雀斑、痣等,尤其是老年人更為突出。

在臨床上,袁勇貴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在抑鬱和焦慮患者中,大多數人經常生氣愛發火。長期的生氣發火會誘發各種生理和心理疾病。

太可怕了 你每天都會做的事居然這麼傷身 產生的毒素居然可以殺死一頭大象

中醫:夏天更不能生氣

中國傳統醫學也認為生氣有損健康。

《黃帝內經》也明言告誡:「怒傷肝」。江蘇省中醫院著名老中醫、亞健康專家奚肇慶教授稱,生氣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生氣過度會傷肝,肝火太旺導致膽囊疾病和腫瘤,也容易耗陰,過多消耗就會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

中醫認為「夏季屬火,易陰虛陽亢,陽亢火氣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動力的來源,當人體受到內火(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或外火(風暑濕熱等環境變化)侵襲時,就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高溫天氣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從而給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奚肇慶教授說,要做到不生氣、少生氣,就要心胸開闊,寬宏大量,不要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其實,退一步並非意味着懦弱,反倒是化解矛盾的良策,或許還會由此冰釋前嫌,換得雲消霧散、海闊天空。

各位朋友,無論你遇到多大的情緒挑戰,記住,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開心過好每一天!

via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廖國安報導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日前指揮中心公告,鼓勵廠商進口快篩試劑,供民眾篩檢,但有些快篩試劑要伸入鼻腔8公分,一般民眾恐難以自用。對此,網紅「愛美教主」在家親自試用快篩試劑,果不其然,在採驗鼻腔黏膜時,讓她先是痛得說不出話,接著眼眶泛淚說道:「真的很到底,會沒有辦法控制流眼淚。」經營美容...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167例本土,其中宜蘭縣不只「+0」還「-1」!縣長林姿妙說明,此為案12767的90多歲、住員山榮民醫院男性,他在第一、第三採時為陰性,第二採時使用2台機器檢測呈一陰一陽,因此被列入確診;不過,因其ct值高達32,縣府經與中央昆陽實驗室討論後,判定檢測有誤差值,非真正確診個案而予以銷號。...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將開放居家快篩,衛福部食藥署也首度核准居家快篩試劑專案進口,由3家業者引進2款產品。對於有民眾反映,居家快篩試劑單價2500至3000元,價格太高,指揮官陳時中今說明,這樣售價的試劑是PCR快篩,所以相對成本高,不過另一個要進口的品牌快篩試劑費用較低,約300元,用途各不同,價格...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稍微趨緩,各縣市紛紛開始針對長者施打疫苗,但仍有不少長者擔憂施打疫苗可能會有副作用等,不願意去接種。對此,副總統賴清德下午在臉書發文,表示接種疫苗前,都會有醫師專業診療來評估是否適合接種,請大家不必過度憂心,並鼓勵長者多出來接種疫苗。賴清德於臉書發文,表示為守護身邊最重要的人,鼓勵家中長者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