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眠睡不好? 搖擺一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著小嬰兒在搖籃裡慢慢入睡,感覺睡得舒服、香甜。最近有項針對年輕人與小鼠的研究,分別增加其睡眠期間的搖擺運動,結果顯示,搖擺不僅可以改善睡眠品質,也可以在睡眠中鞏固記憶力,此研究刊登在《當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

  瑞士日內瓦大學睡眠醫學中心學者Laurence Bayer表示,所謂睡個好覺,意味著能快速入睡,並整晚沉睡。來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們雖然本身都沒有睡眠問題,但發現在搖擺過程中顯得更好入睡,且睡眠時間拉長,夜間也較少有醒過來的狀況發生。

  Laurence Bayer和他的同事指出,之前就有研究發現,即便是在短短45分鐘的午睡期間,透過連續的擺盪仍可幫助人們擁有更快的入睡效果及品質。而他們這次所領導的新研究,主要想探究「搖擺」對整晚睡眠及人腦電波有哪些影響。

  研究人員招募18名健康的年輕人在實驗室進行睡眠監測。第1晚上先讓他們習慣睡眠環境;第2、3晚,分別讓受試者睡在輕輕搖擺的床,以及不會移動的床上。根據數據顯示,參與者在搖擺床上能入睡得更快,在非快速動眼期中沉睡的時間更長,並且醒來的次數更少。

  同時,研究人員也想探討睡眠品質和記憶的關係,為了評估記憶力,讓參與者在前一晚學習隨機組成的單詞配對,隔天早上醒來時進行測試。研究發現,睡在搖晃床的民眾在早晨測試中表現最好,證明搖擺睡眠對記憶力有幫助。

  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搖擺會影響睡眠時的大腦振盪,引起非快速動眼睡眠(緩慢振盪和錠子)的特定腦振盪狀況。因此可以說,連續搖擺運動有助於同步大腦的丘腦,也就是皮質網絡中的神經活動,對於睡眠和記憶鞏固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1項研究是由瑞士洛桑大學Paul Franken領導,研究人員在實驗鼠睡覺的籠子內使用商用往復式振動器。雖然老鼠的最佳搖擺頻率比人類快了4倍,但搖擺狀況一樣可以縮短老鼠入睡所需的時間及延長睡眠,但尚未發現老鼠可以深沉睡眠的證據。

  研究人員提及,這2項研究結果,可以為治療失眠和情緒失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法。

相關推薦

每天滑手機,盯著手機螢幕時,同時也在燒掉視網膜,長期使用電腦、曝曬太陽,五成民眾眼睛提早老化,甚至四、五十歲就發生黃斑部病變,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保護雙眼,預防黃斑部病變,可增加營養素,例如「東方神仙果」枸杞等;打造居家安全照明環境,間接照明最好,或是燈泡、燈具有黃色、橘色原料,...

閱讀詳情 »

■吳家碩:「認知行為治療」,安眠藥不再是治療失眠唯一方法! 文.洪寶山 根據二○一七年台灣睡眠醫學協會調查,國人十人就有一人有失眠困擾,一年要吃掉上億顆安眠藥才能入睡,不但有許多副作用且產生嚴重依賴性,增加許多醫療支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出:「慢性失眠所造成的注意力與認知行為...

閱讀詳情 »

年代新聞《聚焦2.0》由主播高文音主持,日前邀請香港資深男演員「林利」(舊藝名:林立洋)上節目分享抗癌成功的過程和術後的養身之道,林利平時生活作息正常卻意外被宣告罹癌,術後工作滿檔無法休息,暴瘦令人不捨!好友「林煒」特地現身為他加油打氣。 林利生活作息正常,平時晚上10點就睡覺、早上5.6點起床,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