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患擔心併發症 男病友怕小弟弟抬不起頭

  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數現已突破227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許多病友常因為鹽分、油脂攝取過多影響病情穩定。糖尿病控制不佳,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導致糖尿病眼、糖尿病足等問題。即使控制穩定,仍不免因微血管循環變差,導致陽萎。

  西醫研究指出,男性糖尿病患者併發陽痿比率約為27.5%至50%,通常發生在患糖尿病已久的病人。成因主要是血糖過高,導致陰莖自主神經損傷,會降低陰莖勃起反應,使海綿體血管調節失控,無法完成充血。另一成因為糖尿病患易發生粥狀硬化斑塊,使海綿體毛細血管狹窄,血液供應減少而影響勃起。

  中醫師黃慶雲指出,男性若40多歲開始罹患糖尿病,大約45至50歲期間,性功能就會明顯走下坡。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飲食控制,一方面營養吸收能力變差,導致腎功能越來越差,腎陽、腎陰都會出現問題。

  腎陽虛的患者腎水不足,具體的症狀就是性能力減退、腰痠、腳痠、畏寒、精神不濟、頭暈等,若不及時治療補充,性能力就會一直下降導致陽萎。陽痿出現時也伴隨早洩症狀。

  腎陰虛患者陰虛火旺,具體症狀是勃起舉而不堅,失眠多夢。現代人習慣晚睡、愛吃冰冷食物,使陰虛火旺的情形加劇,口乾又吃更多冰冷,如此反覆惡性循環,於是陸續出現眼乾、腰酸背痛等症狀。

  腎陽虛與腎陰虛交互作用的結果,是使陰莖海綿體無法正常充血腫脹。加上糖尿病久了易生瘀血,造成血管阻塞血流不進海綿體,無法充血腫脹,就逐漸衰弱,海綿體血管如同橡皮筋逐漸緊繃失去彈性。這時若勉強服用壯陽藥刺激勃起,往往越刺激越沒效果,最後抬不起頭來。

  黃慶雲表示,中醫針對糖尿病患陽痿的治療原則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主,常見採用的中藥材有海馬、肉桂、人蔘、冬蟲、蛤蚧等,會依照屬實症或虛症下藥方,才能達到準確的療效。一般接受1到3個療程後,勃起功能即可見改善。

  黃慶雲強調,糖尿病患者仍須持續服藥使血糖穩定,避免血管過度緊繃失去彈性,搭配中藥補腎陽虛腎陰虛,幫助穩定病情,通血路,避免瘀血使血管阻塞,同時提升腎功能,腎陰陽平衡,陽萎症狀就能改善。中藥補腎壯陽,也能回過頭來幫助穩定血糖。

  除了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黃慶雲建議糖尿病患做好飲食控制,採取低油、低鈉、低糖飲食,避免過度攝取性質寒涼食物以及澱粉類食物,多吃海鮮、山藥等優良蛋白質食物,補充營養,彌補腎氣不足,有助重振雄風。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大啖麻辣鍋對許多饕客可說是一大享受,坊間盛傳,吃麻辣鍋前先喝牛奶有助降低辣對口腔與腸胃的刺激,看在醫師眼中,這個方式不但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加重麻辣鍋對身體組織的刺激。 乳糖不耐症患者 喝下會腹瀉雙和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明堯表示,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及脂肪,的確具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例高中生確診個案,新北市今(16)日開出第一槍,市長侯友宜宣布禁止高中以下師生出國,包括台北、桃園都紛紛跟進,期限甚至喊得更嚴,禁令究竟有沒有用?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直言,雖能理解地方首長作為,但做...

閱讀詳情 »

嬰幼兒常見的發燒疾病 很多疾病都會使嬰幼兒出現發燒情況,多了解這些常見的症狀,孩子發燒時,才能即時找出正確的應對方式! 懷孕時媽媽從胎盤傳給寶寶的免疫力通常能維持到出生後5∼6個月大,隨著保護力消失,寶寶開始容易被外來的病菌傳染而感冒發燒。嬰幼兒大部分的發燒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接下來就簡...

閱讀詳情 »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潛伏在內臟脂肪中的三高危機! 內臟脂肪也是導致生活習慣病的起因之一,比如像是糖尿病。 我們的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做「脂聯素」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是「瘦身荷爾蒙」之一,也會負責修復受損的血管,並且有助於胰島素的運作,控制血糖。可是內臟脂肪一旦增多,細胞就會減少分泌脂聯素,降低胰島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