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奇蹟!因為愛情,九旬阿婆滿頭白髮變青絲

最近,92歲繆翠華阿婆滿頭白髮全變黑了。她與93歲的丈夫賈升結婚已72年,這對恩愛夫妻風風雨雨一路同行,如今可謂苦盡甘來。

奇蹟!因為愛情,九旬阿婆滿頭白髮變青絲

奇蹟!因為愛情,九旬阿婆滿頭白髮變青絲

40多歲頭髮就已花白

繆阿婆膝下有4個子女,大女兒已72歲。屈指算來,繆阿婆是19歲出嫁的。比她大一歲的丈夫當年是《如皋日報》的記者。

  

1945年,夫婦倆來到上海,酷愛文學的賈老伯在上海少年文化村擔任文學組的教師,小兩口相濡以沫,日子過得雖說艱苦,彼此卻也能在黑暗的年代尋找明媚的陽光。他們的孩子降臨後,繆阿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養兒育女上。
  

新中國成立後,賈老伯擔任了吳淞工農學校的校長,1951年被評為上海市工農業餘教育模範教師。就在此時,繆阿婆得了肺病,兩葉肺上都出現了空洞,差不多有鴿子蛋那麼大,要知道,這種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就像現在的癌症。那時有一種進口藥可以緩解此病,但昂貴的藥價幾乎是賈老伯兩個月的工資,而且要請人到香港去買。繆阿婆為維持家庭生活,堅決不肯買進口藥。
  

賈老伯在1956年調入上海作協,參加了《萌芽》雜誌的創刊。繆阿婆則懷上了第四個孩子,將要分娩前,醫生驚奇地發現她肺部的空洞不見了,估計是在繆阿婆肚裡的嬰兒日長夜大,漸漸頂住了胃部,使得空洞收縮,但不知道是否癒合,只有等到孩子生下來才能知道。賈升將繆阿婆送到了第一婦嬰保健醫院生產,期望肺部的空洞消失,待繆阿婆產下女嬰時,奇蹟發生了,肺部的空洞真的癒合了。
  

1959年,賈老伯被打成了右派,送往勞改農場改造。繆阿婆本來是家庭婦女,為了養家餬口,她四處打工,到建設工地上搬水泥、敲石頭,常常手上全是血泡。40多歲的她頭髮就已變得花白,她也因此常常自嘲是「白毛女」。

 

結婚72年,從未紅過臉

 

20年後,丈夫終於回到了她的身邊。賈老伯與妻子久別重逢,悲喜交加。賈老伯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長大成人,60歲的他為了家庭的生活又發揮自己的專長,到南京主持《鄉土》 雜誌工作,不到兩年就將40萬份的發行量提高到了120萬份。為了照顧妻子,賈老伯又回到上海照顧繆阿婆,在《上海故事》雜誌、《市場藝術》雜誌、《上海工商》雜誌擔任編輯,收入全部貼補給了家裡。賈老伯告訴記者,他們結婚72年,從未紅過臉。
  

今年初,繆阿婆摔了一跤,賈老伯放下手中正在寫的一部書,全心照料妻子。雖然兒女們輪流來看望母親,但繆阿婆還是要賈老伯「管」。賈老伯按時給繆阿婆喂藥,端水端尿忙得不亦樂乎。
  

因為清楚賈老伯畢竟年事已高,繆阿婆於是提出去家附近的陸家嘴社區衛生中心住院治療。賈老伯每天一有空就到繆阿婆身邊噓寒問暖,病房裡的病友好生羨慕。
  

今年八九月,賈老伯忽然發現繆阿婆的白髮逐漸變黑了,病友們也說繆阿婆「返老還童」了。
  

記者見到繆阿婆的頭髮確實是從髮根部變黑的。經向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施偉民教授請教,他告訴記者,老年人白髮變黑的情況比較少見,可能與毛囊幹細胞活化重新分化成黑素細胞有關,在心情愉悅的環境中,神經-激素環境下誘導大量黑色素合成,進而使頭髮變黑。

相關推薦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可能是這些日子以來,台灣最忙碌的人之一! 白天,他得花大量時間處理實驗室裡做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動物實驗的種種問題。下班後,他還得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專家們報告進度以及高端遭遇到的瓶頸。 高端與美國NI...

閱讀詳情 »

▲(照/嘉義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下精神太緊繃,當心疱疹病毒在體內也蠢蠢欲動。一名55歲婦人日前就因為左眼發紅、一直有異物感,急忙就醫,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沒想到3天後四周皮膚冒出腫痛的紅疹和水泡,左眼不僅出現灼熱的刺痛感,視力也模糊,醫師診斷是帶狀疱疹,所幸接受一周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範新冠病毒跑上身,勤洗手是重要一環,不過專家提醒,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卻可能弄巧成拙!原來不少台灣人為了不讓指甲藏汙納垢,都會將指甲修剪的過短,產生另一種破口風險,即使躲過新冠肺炎,也可能躲不過蜂窩性組織炎。 降低病毒傳染可能性,...

閱讀詳情 »

飲食減糖是健康生活的趨勢,日常生活中到底該如何落實減糖呢?國民健康署建議,日常生活最好以白開水為首選,或是用無糖飲取代含糖飲、原味乳取代調味乳;此外,買包裝飲品時也要養成查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徹底落實減糖生活,對於維繫健康與體態都會大有助益。  市售飲品往往隱藏高糖陷阱,一杯飲料下肚,糖量可能就已經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