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人8個部位長得越醜越健康,來看看妳健不健康?

女人8個部位長得越醜越健康,來看看妳健不健康?

導語:「長的醜還擋路」的話題曾引起微博網民熱議,然而人們卻看錯了有些「醜」其實是健康的表現。來看看有哪些被錯看的「醜」!

  
屁股大心腦血管好

臀部以往上翹為美,不翹而橫大為醜,但這恰恰說明了醜的臀部的人體內「壞膽固醇」水平更低,「好膽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腦血管硬化的機率較小。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還包含著防止動脈堵塞的抗炎症素,這樣的大屁股患糖尿病的風險也很低。

長痣多老得慢

多痣的女人與無痣者相比,多痣的人一般比實際年齡年輕6-7歲,而且患心臟病及骨質疏鬆症等衰老性疾病的機率比較低。同時身上痣長得較多的人要比皮膚光滑潔白的人年輕好幾歲。痣多的人染上衰老性疾病的機率要比同齡人低的原因是:染色體上的端粒起著生物鐘的作用,身上痣的數量超過100顆的人,他們的端粒通常比痣數量低於25顆的人要長。這種端粒長度上的差異意味著他們之間會有6-7年的年齡差距。

  
乳房小脊柱更挺拔

女人喜歡自己有豐滿的乳房,男人更饞涎欲滴。但實際上乳房越大,尤其是D罩杯以上的人,越容易出現上背痛及脊柱彎曲,乳房小的人則不會。從性愛角度來說,小乳房對愛撫的敏感度比大乳房更強。過大的乳房會影響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和受力點,「過重」的乳房讓脊柱發生變化,因此,胸部大的女性一定要戴合適的胸罩,運動時最好穿束身胸罩,減輕背負擔。

鼻子大不易得感冒

人們眼中大大的鼻子又不高挺,實在難看死了。但鼻子越大,吸入灰塵等污染物的機率反而會減少,其抵禦有害病菌的能力也更強,因此鼻子大的人很少得感冒或流感。鼻子大小與呼吸狀況大有關係。鼻翼較寬、通道越大,說明你的呼吸器官發達,能呼吸到足量空氣(但在污染嚴重的地方,你也會吸入過多廢氣)。如果鼻翼嬌小,表明你的呼吸功能較弱,不透風的地方會讓你氣短、胸悶。在辦公室待一到兩個小時,就應該去樓梯間或窗邊呼吸五分鐘新鮮空氣,以防缺氧。 

大腿粗心臟好

大象腿是女人最忌諱的,女人沒有細長的腿,真叫人無地自容。但大腿較粗的說明了她腿部肌肉強壯者,早亡和患心臟病風險大大降低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細,心肌重量也較輕。大腿的肉是保健肉,當它們被破壞時,這些肥肉會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導致身體內部炎症,而這些炎症則很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抗體和糖尿病。

腳趾短跑得快

細長的腳趾是美腳的一個標誌。但人類進化過程中腳趾變短是為了跑得更快。長腳趾牽涉肌肉及骨骼更多,因而跑步費勁,減振效果也差。善於奔跑的動物,其腳趾都非常短。當一隻腳騰空,另一隻腳落地時,人體重量的1/2-3/4都會落在前面一隻腳上。平常走路時,人們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奔跑時,腳趾就必須承擔更大的推進力。腳趾越長,運動時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肌肉負荷會更大,既影響爆發力,又影響耐力。

耳朵大老了不失聰

女人大大的耳朵就失去了嬌小玲瓏的可愛,實際上人的外耳越大,耳道獲得聲音就越清晰,因此大耳朵的人很少因衰老而失聰。理論上講外耳廓大的人聽力要好些,是因為它收集聲波的面積大。

平足腿部受傷少

平足女的腳沒有誘人的風采。但平足的人腳和腿部受傷少,20%足弓高的人受傷危險比平足者高6倍。足弓弧度太高,難以貼近地面。當然也有提醒:扁平足的人,應選擇鞋底有拱墊、鞋跟較硬的鞋,否則易患足底筋膜炎;高足弓的人應選用更柔軟的鞋墊或氣墊,減少震盪對腳部的傷害。



詳全文 女人8個部位長得越醜越健康導語:“長的醜還擋路”的話題曾引起微博網民熱議 ... http://eladies.sina.com.tw/getnews.php?newsid=102386

相關推薦

氣候變化大,心血管疾病恐成奪命殺手!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一個月內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機率增加2%。」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榮彬主任呼籲,長輩一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2大主要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診斷治療。尤其,如果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而不自知,嚴重出現急性心臟衰竭而...

閱讀詳情 »

小孩出現夜尿頻頻,父母親每天洗被單都洗到來不及,除了小孩本身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甚至產生自卑感,也會造成父母很大的挫折感。中醫對於小孩遺尿症也有調理治療的方法,透過雷射針灸和中藥治療,可以解決夜尿的困擾。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超過5歲仍有尿床,需要醫師評估治療。(圖片提供/花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中老年者常有下肢水腫情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提醒,造成原因甚多,其中,若是長期臥床患者,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而致,務必留意,提早治療,降低日後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風險。7 旬婦長期臥床 致下肢深層靜脈血栓險致命台中 78 歲李阿嬤因膝蓋不適、長年臥床,先前...

閱讀詳情 »

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明顯下降暴瘦,先別高興太早!可以量測一下血糖值,儘管血糖還未達到糖尿病的定義,卻已經在危險邊緣,小心糖尿病前期悄悄逼近。雖然還不需要吃藥控血糖,但是,飲食、運動此時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另外,中醫依體質辯証論治輔助調理,也能助一臂之力,像是透過黃耆、陳皮等製成茶飲,也是不錯控血糖的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