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只剩30公斤又停經!!

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只剩30公斤又停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厭食是一種會慢性化的精神疾患,若不及早治療,長期拖下去恐不會再恢復。就有一名25歲單身女性,身高160公分。自17歲起開始不斷覺得自己很胖開始減肥,體重由原本的52公斤,在一年內瘦到42公斤,月經也停止,嚴重便秘,血壓心跳也過低。最嚴重時體重只剩下30公斤。經過3次住院治療,至今持續有藥物治療輔助,體重也只能在40公斤間徘徊,月經也僅來過一天後又停止,而且她至今仍很難與人共進餐,每餐進食量也都十分有限。 

厭食症死亡率達1成   BMI低於17.5要當心

收治此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陳冠宇醫師說,厭食症越早治療越不容易慢性化,以免像個案因為厭食症已長達約8年之久,就算以藥物住院治療,也可能會長期不易恢復。所謂的瘦癮症也就是厭食症,近幾年來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是指患者的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有的甚至低到10 Kg/m2的極端值。

而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便祕、月經失調、以及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

避免厭食症慢性化   減低治療成效

許多厭食症患者經常被延遲診斷,常錯看小兒科或內科、家醫科、中醫、腸胃科與內分泌科等,長期這樣誤診下來,容易沒有針對體重過輕的現象給予正確的診斷。陳冠宇醫師指出,厭食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最佳的治療就是在家屬或是專業人員協助下,在受監督情境裡規則足量、適量進食,等體重恢復到正常水準之後,持續進行心理治療,改善部份個性的特點以減少未來復發,或者發生其他的心理精神疾患。

醫師也提醒,面對過度節食或過度運動,以致體重在短期內下降,並持續無法恢復的10~30歲青年,應慎重考慮是否為厭食症。因為厭食若慢性化,治療成效會減低,治癒所需時間精力也會提高。呼籲所有家中有小孩因為怕胖拒食,而體重明顯降低的父母應提高警覺,並及早鼓勵孩子就醫,以免造成慢性化的遺憾。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胖哥肥姐要注意,國人10大死因中6項死因皆與肥胖有關。4成以上國人腰圍超標,腰圍過粗者多數有血壓異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依過去研究,當腰圍每增加1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會增加2%,男性腰圍應維持在90公分、女性要維持在80公分以內。 早期治療比預防更關鍵 高血糖、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出遊忘了帶防蚊液?現在便利商店也買的到!夏日午後常有雷陣雨,加上氣候悶熱,蚊蟲越來越多,面對雙管齊下的威脅,除了利用防蚊貼片、點蚊香驅趕蚊蟲,最常見的是利用噴霧型防蚊藥品預防叮咬。衛福部食藥署為了提升防疫能力,將含15%以下DEET(敵避)的防蚊藥品,擴大販售通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越來越多人飽受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的困擾,失眠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文明病之一。若一週內有3天出現以上情況,且長達1個月以上,稱為慢性失眠,而根據研究顯示,長期失眠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憂鬱症等疾病的發生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兒科醫師藍小姐懷第二胎時因為雙胞胎讓肚子快速增大,即使懷孕期間勤快的按摩、補充水分以及擦保養品,肚子上的妊娠紋仍比第一胎更加明顯。因為害怕療程前塗抹的麻藥會影響母乳的品質,導致寶寶不健康,諮詢醫師後,發現衛福部核可的精靈電梭不用塗抹麻藥,術後恢復期也快,紋路確實大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