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只剩30公斤又停經!!

女子過度減肥變厭食,只剩30公斤又停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厭食是一種會慢性化的精神疾患,若不及早治療,長期拖下去恐不會再恢復。就有一名25歲單身女性,身高160公分。自17歲起開始不斷覺得自己很胖開始減肥,體重由原本的52公斤,在一年內瘦到42公斤,月經也停止,嚴重便秘,血壓心跳也過低。最嚴重時體重只剩下30公斤。經過3次住院治療,至今持續有藥物治療輔助,體重也只能在40公斤間徘徊,月經也僅來過一天後又停止,而且她至今仍很難與人共進餐,每餐進食量也都十分有限。 

厭食症死亡率達1成   BMI低於17.5要當心

收治此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陳冠宇醫師說,厭食症越早治療越不容易慢性化,以免像個案因為厭食症已長達約8年之久,就算以藥物住院治療,也可能會長期不易恢復。所謂的瘦癮症也就是厭食症,近幾年來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是指患者的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有的甚至低到10 Kg/m2的極端值。

而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便祕、月經失調、以及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

避免厭食症慢性化   減低治療成效

許多厭食症患者經常被延遲診斷,常錯看小兒科或內科、家醫科、中醫、腸胃科與內分泌科等,長期這樣誤診下來,容易沒有針對體重過輕的現象給予正確的診斷。陳冠宇醫師指出,厭食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最佳的治療就是在家屬或是專業人員協助下,在受監督情境裡規則足量、適量進食,等體重恢復到正常水準之後,持續進行心理治療,改善部份個性的特點以減少未來復發,或者發生其他的心理精神疾患。

醫師也提醒,面對過度節食或過度運動,以致體重在短期內下降,並持續無法恢復的10~30歲青年,應慎重考慮是否為厭食症。因為厭食若慢性化,治療成效會減低,治癒所需時間精力也會提高。呼籲所有家中有小孩因為怕胖拒食,而體重明顯降低的父母應提高警覺,並及早鼓勵孩子就醫,以免造成慢性化的遺憾。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52歲女性,有急尿、頻尿困擾,但每次上廁所都要等30至60秒以上才能尿出,且經常感覺沒尿乾淨,有時一咳嗽就忍不住尿出來,檢查發現餘尿達150cc,經磁波椅治療後餘尿減少,也不用服藥。 婦女膀胱出口阻塞 會造成排尿不順 泌尿科醫師杜元博表示,婦女膀胱出口阻塞會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夏天是腎結石好發季節。小陳連日莫名腰痛,休息也無法改善,前幾天半夜甚至劇痛到無法入眠而到急診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原來是結石作怪。醫師提醒,高溫曝曬或室內空調,造成身體水分大量散失,尿量減少。若沒有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會造成尿液中的代謝廢物濃度相對提高,增加形成結石機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糖尿病在許多國家都是盛行疾病,糖尿病越早發生,越會影響到生命的長短和質量!根據統計,若40歲發生糖尿病,女性約縮短6.1歲壽命,男性約縮短5.3歲壽命。在台灣,糖尿病發生率呈微幅增加,死亡率則逐年下降。在美國則有研究發現,女性患糖尿病的死亡率是正常女性的2倍,可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