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切除子宮恐添心理障礙 研究:憂鬱和焦慮風險增

女性切除子宮恐添心理障礙 研究:憂鬱和焦慮風險增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有些婦女因為子宮內長了肌瘤或是腺瘤,或可能是其他子宮的疾病,不得不切除子宮,雖然表面上看不出切除子宮的婦女有什麼不一樣,但是,最近有個研究表示,子宮切除之後,婦女的憂鬱和焦慮的風險可能會提升。

 

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研究人員Shannon Laughlin-Tommaso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切除子宮可能比以前認為對身體和心理健康,有更大的影響。」該研究是Menopause在線發表的2項Mayo診所研究之一:《北美更年期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這些研究主旨在了解子宮切除手術和女性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根據Mayo Clinic研究人員的研究,大約有近2100名女性,切除子宮後有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憂鬱和焦慮的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從1980年至2002年的健康記錄審查中,搜尋了切除子宮但是非卵巢的婦女。該研究使用了羅切斯特流行病學項目的數據,僅考慮了子宮切除術後引發憂鬱症、焦慮症、失智症,以及藥物濫用和精神分裂症的診斷,並排除了先前診斷的女性。

 

作者Shannon Laughlin-Tommaso醫學博士表示,研究人員發現憂鬱症的絕對風險增加了6.6%、焦慮症風險增加4.7%。尤其對於年齡在18歲至35歲之間接受子宮切除手術的女性,憂鬱症的風險較高,30年內風險增加了12%。

 

Shannon Laughlin-Tommaso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明,因為女性通常在年輕時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因此,即使在多年後了解與手術相關的風險也很重要,也因為心理障礙的風險增加了,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應考慮對子宮切除手術進行其他替代治療。

 

編輯:林芊聿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美國傳出原本研究治療伊波拉病毒的實驗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似乎對武漢病毒有效用。外傳中美兩國計畫合作,確認這款藥物是否有實際效力,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則說,已經向研發藥廠接洽,希望能取得藥物,台大醫院則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40歲王阿姨平時不愛運動,加上春節期間出遊碰上大塞車,每趟車程幾乎都2小時以上,使她下車時站立困難、腰痛到挺不直,家人也為此取消剩餘行程。假期結束後赴醫檢查,確診為椎間盤突出,透過復健及藥物治療後,王阿姨下背痛症狀明顯改善,也開始加強腹部和背部肌肉的訓練,避免下次出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氣象局預測周六元宵節(2月8日)起將有連續3天低溫。董氏基金會提醒,天冷想喝熱飲祛寒,喝對成分也是關鍵。選擇熱豆漿、牛奶、花草茶和薑茶可有效暖身;喝咖啡、茶類、可可反而更容易手腳冰冷,喝酒則要小心有失溫風險!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想靠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胰臟癌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且每年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主要因早期並無任何症狀,許多病患發現時都已是晚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指出,胰臟癌多好發於中老年人,致病機轉不明,但已有相關研究指出恐因某些因素增加風險,像基因、飲食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