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她不定時胸悶、心悸 竟是罕見10公分大腫瘤催發腎上腺素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明原因胸悶、心悸,背後竟藏大毛病!一名52歲女子,雖然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但一向規律服藥,控制良好,因此雖然偶爾出現有胸悶、心悸等情形,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日前心悸再次發作,還伴隨著嚴重盜汗及發燒,這才被家人送往急診,仔細檢查竟發現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罕見嗜鉻細胞瘤,腫瘤幾乎快比腎臟還大了。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表示,女子到院時,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進一步檢測神經內分泌腫瘤指數,竟比正常值高出近9倍;最後才經由斷層掃描發現腫瘤所在。

許竣凱說,考量嗜鉻細胞瘤內充斥腎上腺素,若放任不管,隨時可能造成血壓暴增及心悸,甚至心衰竭,因此立即為女子安排手術摘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不再被不定時的心悸所擾。

腎上腺腫瘤分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兩種,前者多屬良性的腺瘤,無分泌荷爾蒙的功能;而後者會持續或間斷性分泌大量荷爾蒙,影響患者健康甚鉅。

許竣凱指出,嗜鉻細胞瘤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十萬分之一,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過去也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幾經波折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治療腎上腺腫瘤,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許竣凱說,考量該名女子的腫瘤太大,且屬於輕微觸碰就會造成血壓飆升的嗜鉻細胞瘤,腫瘤又緊貼大血管,稍有不慎恐致大出血,最後決定以開腹方式手術,撥開大血管後精細分離腫瘤與沾黏組織,過程密切監測血壓,在未傷到血管及觸發血壓飆升的情況下,順利將巨大腫瘤摘除。

許竣凱提醒,其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如:醛固酮增多症、庫欣氏症等,會出現水牛肩、月亮臉等顯著症狀,多能在2公分內就被發現並得到診治;然而,嗜鉻細胞瘤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且症狀缺乏特殊性,往往被忽略或誤診而延誤治療,呼籲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須盡早就醫接受診治,避免病情惡化。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比工作、經濟還備感喘不過氣! 台灣家長壓力源第一名是「孩子教養」

一年600台灣女性因它喪命 及早做「這件事」能防7成以上子宮頸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陳儀潔 李文成 程子奕/台北報導 再等3天,新到貨的41萬劑AZ疫苗就可以開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下午更釋出進一步的好消息,證實國內採購疫苗將分批到貨,6月將到貨200萬劑,至8月底可達1千萬劑,其中亦包括國產的疫苗在內。 指揮中心上午才宣布最...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至全國三級警戒,醫療機構量能均面臨嚴峻考驗。中壢天晟醫院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進行醫療營運降載政策外,也同步提升院內各項防疫策略。蔡芳生院長表示,這幾週隨著疫情不斷擴大,讓許多原本需要回到醫院看診的病人都受到影響,有些是延遲或因應政策而取消就醫,這...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疫情嚴峻,院長陳自諒表示,中醫大新竹附醫配合中央政策,提供遠距視訊診療,網路預約掛號後透過醫師視訊看診,了解病情,隔天持健保卡至「藥來速」批價與領藥,全程都無須進入醫院。同時,藥劑科總藥師黃柏豪表示,即日起領慢箋的病患,可以透過手機掃描慢性處方箋領藥欄QRCode進入預...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健康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至全國三級警戒,醫療機構量能均面臨嚴峻考驗。中壢天晟醫院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進行醫療營運降載政策外,也同步提升院內各項防疫策略。蔡芳生院長表示,這幾週隨著疫情不斷擴大,讓許多原本需要回到醫院看診的病人都受到影響,有些是延遲或因應政策而取消就醫,這不僅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