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她長期MC失調,原本不當一回事!結果爆痛去醫院,結果醫生竟說:「妳可能不能生!」聽原因的她...整個失魂落魄了......

她長期MC失調,原本不當一回事!結果爆痛去醫院,結果醫生竟說:「妳可能不能生!」聽原因的她...整個失魂落魄了......

原來這名女性罹患的叫做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起病多見於青春期,是一種最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之一。臨床上以雄激素過高,持續無排卵,卵巢多囊改變為特徵,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病因尚不明確。

她長期MC失調,原本不當一回事!結果爆痛去醫院,結果醫生竟說:「妳可能不能生!」聽原因的她...整個失魂落魄了......

臨床表現

1.月經失調

這為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表現為月經稀發(週期為35日-6月)甚至閉經,一般在畢竟之前可有經量過少或月經稀發。也可以表現為子宮不規則出血,月經週期或經量無規律。

2.不孕

生育期的女性因排卵障礙導致不孕。

3.多毛、痤瘡

是高雄激素的表現,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多毛,通常以性毛為主,濃密且呈男性型分佈。油脂性皮膚和痤瘡常見,與體內雄激素增多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

4.肥胖

50%以上的患者體重指數≧25kg/m2,且多為腹型肥胖,腰/臀比例>0.80。

5.黑棘皮症

陰唇、頸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溝等處皮膚褶皺部位出現灰褐色色素沉著,呈對稱性,皮膚增厚,質地柔軟。

6.卵巢增大

少數病人可通過一般婦科檢查觸及增大、質地堅韌的卵巢,大多需B超檢查確定。

她長期MC失調,原本不當一回事!結果爆痛去醫院,結果醫生竟說:「妳可能不能生!」聽原因的她...整個失魂落魄了......

檢查方法

1、基礎體溫測定

連續一個月進行體溫測定,體溫呈單項型,即沒有因為排卵引起的體溫上升。

2.性激素測定

睾酮增高,但通常不超過正常範圍上限的2倍,血清LH/FSH≧2~3

3.B超檢查

卵巢增大,一側或雙側卵巢有12個以上2~9mm的無回聲區,連續監測未見主導卵泡發育及排卵跡象

她長期MC失調,原本不當一回事!結果爆痛去醫院,結果醫生竟說:「妳可能不能生!」聽原因的她...整個失魂落魄了......

4.腹腔鏡(或手術時)見卵巢增大、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有新生血管,無排卵徵象。

診斷

本病的診斷標準尚未統一,多數根據青春期發病、月經和排卵異常、多毛、血LH和(或)LH/FSH比值升高,結合雄激素水平過高,超聲檢查有多囊卵巢徵象,排除其他類似疾病後,可確定本症的診斷。

治療

1.調整生活方式

對於肥胖型的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應該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以降低體重和縮小腰圍,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以期恢復排卵及生育功能。

2.藥物治療

(1)調節月經週期,可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按週期服用,3-6月,可有效抑制毛髮生長和治療痤瘡。

(2)降低血雄激素水平,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螺內酯等

(3)改善胰島素抵抗,可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二甲雙胍等

(4)誘發排卵 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促排卵,但是容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東河鄭,需要嚴密監測,加強預防

預後

1.糖尿病

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有高胰島素血症,高胰島素血症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多囊卵巢綜合徵也是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2.子宮內膜癌

因持續無排卵,子宮內膜長期受雌激素的刺激,嚴重情況下會使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但是即使有pcos也不代表不能懷孕,只是可能性較平常人小,不能因此壓力太大,會導致惡性循環。放鬆心情,遵醫囑進行治療。

認識的人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但她這個月懷孕了,雖然不是自然懷孕,是人工受孕,但是這個小孩她真的等了足足5年啊!!有症狀的時候真的就要趕快就醫,尤其是月經只要一有失調或是異常,一定要儘早就醫!! 

VIA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根據國外研究數據,便祕盛行率高達15%。便祕,同時是年輕世代很常發生的胃腸科疾病。國內20至50歲年齡層有高達25%飽受排便不順之苦。但排除以上年齡層的便祕人口也不少。通常年紀愈大,狀況愈嚴重,65歲以上有便祕困擾的人占4成。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判斷肝癌嚴重度,台灣醫界找到最新「7-11」標準,台北榮總跟陽明交通大學的肝癌研究團隊,統整台北榮總過去十年肝癌臨床資料,找出定義中期肝癌嚴重度跟治療策略的新標準,以病人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總數相加,大於11時,非常不適合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小於等於7時,肝動脈...

閱讀詳情 »

作者/施亮均醫師案例一:28歲李小姐在銀行上班,因本身有嚴重鼻過敏,每天一起床就劇烈流鼻水及打噴嚏,晚上更因鼻塞輾轉難眠,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影響工作業績,黑眼圈還特別明顯,被同事取笑有如”熊貓眼”。李小姐曾多次嘗試吃藥、鼻噴劑及空氣清淨機等方法,甚至誤以為是對家中貓咪過敏,忍痛把貓咪送給朋友,...

閱讀詳情 »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但要戰勝它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范綱儀/高雄報導 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13年高居台灣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且最大特色就是「早期根本沒症狀」,但若真被這癌王找上門,治療可得更加積極!因為比起其他癌症,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副主任李克釗強調,大腸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