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威脅大!呼吸道融合病毒不要來 兩歲以下嬰幼兒可預防

威脅大!呼吸道融合病毒不要來 兩歲以下嬰幼兒可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32週就出生的早產男嬰,出院返家才不過一個月,就出現咳嗽及流鼻水,類似感冒症狀,沒想到時隔一天,病情急遽惡化,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喘不過氣,還因缺氧而臉部發黑,幸好家人緊急將他送到急診室插管搶救,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多禮拜,總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

新生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師也皺眉

「新生兒一旦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不只是一般感冒,可能會出大事!」林口長庚第一新生兒加護病房徐任甫主任談到上述病例,神色難掩沈重。他表示,「有些早產寶寶出生後,好不容易才養大,但因為不小心感染RSV,讓原本發育未成熟的呼吸道受到嚴重傷害,導致須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因此喪命。」他感嘆RSV感染率高,病情進展又快,對孩子的威脅防不勝防,呼籲家長千萬不可輕忽。

嬰幼兒RSV病情恐急速惡化 長大後增氣喘風險

近年來,嬰幼兒RSV群聚感染事件時有所聞,讓家長們膽戰心驚,事實上,RSV是可預防的。徐任甫醫師解釋,感染RSV對大人來說,雖然症狀像一般感冒,但對嬰幼兒而言,卻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隨後病情可能急速惡化,容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嚴重時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感染RSV可能種下孩子長大後的氣喘病根。要拒成為氣喘兒要先從預防RSV感染做起。

徐任甫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兩歲以下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都是感染RSV導致重症的風險族群,須格外留意,其中研究顯示,早產寶寶出生六個月內,是感染RSV導致住院的高危險期,因感染RSV而住院的風險,更是足月兒的四倍。特別是在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照護或家中有兄弟姐妹者,更會提高感染RSV的風險,更需特別小心注意。目前RSV感染並無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多以支持療法來改善症狀,且就跟感冒一樣,RSV感染痊癒後,還是會重複感染。

RSV疫苗可預防 醫籲「防毒洗戴動」

徐任甫醫師提醒,RSV對嬰幼兒威脅無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年四季都是RSV流行季節,使得積極預防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健保針對一歲以下且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1週、或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或一歲內有血液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他特別提醒家長,不管嬰幼兒是否符合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日常生活務必記得預防RSV五字訣「防毒洗戴動」,包含要定期打預「防」針、減少二手菸造成對孩子呼吸道的「毒」害、勤「洗」手、「戴」口罩、且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活「動」,以減少RSV對嬰幼兒的致命威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天氣轉冷,熱呼呼的燒仙草又開始熱賣!但是,近日有網路謠言直指,市售燒仙草濃稠、勾勾的口感,是因為添加了不適當的食品添加物,如:嫩精或是硼砂。營養師強調,添加硼砂屬違法行為且有害健康。 正港燒仙草久煮後變稀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舊式的製作方法是將乾燥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你也有月經不適的現象嗎,若想要透過特定食物或保健食品改善可得多注意;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楊再興表示,臨床上許多更年期婦女都以為多吃檸檬或柑橘類食物,可促進荷爾蒙分泌,幫助舒緩不適,但其實這都是錯誤觀念,並無任何相關根據。 45歲以上婦女月經未報到 恐進入更年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名三歲男童由父母帶至骨科門診求診,媽媽說二天前幫孩子穿衣服時因袖子較緊,因此用力把手拉出來,之後男童就哭鬧且左手無法動。父母曾帶他至其他醫院,未發現骨折現象,但是,男童仍哭鬧不適,經診察後判斷男童病史及表現皆與「扯肘症」符合,於是施予徒手復位,不一會兒,男童的手就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