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嬰幼兒長期缺鐵,恐怕影響認知、學習力!!應該這樣吃....

嬰幼兒長期缺鐵,恐怕影響認知 學習力!!應該這樣吃....

嬰幼兒長期缺鐵,恐怕影響認知 學習力!!應該這樣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缺鐵是世界各國小朋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也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主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1/4的人口有貧血;特別是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及婦女。醫師指出,缺鐵會使人易疲勞、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另外鐵也是中樞神經細胞合成與傳遞的重要元素,因此在胎兒及嬰兒時期,鐵的不足會影響日後學習能力、認知及情緒。 

不只營養問題 情緒、學習、認知皆受影響

郭綜合醫院兒科林愛惜醫師解釋,幼兒缺鐵會造成血紅素合成有缺陷,使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進而演變成「幼兒缺鐵血性貧血」,這不僅是營養問題,更是會影響到動作表現、認知及學習。據研究,嬰兒時期缺鐵也會影響其社交情緒發展,甚至可能造成注意力降低、過動症的問題。

而造成缺鐵的常見原因,包括母親缺鐵、早產兒、鐵質攝取不足、偏食、在6個月後極少添加副食品、1歲後喝過多的牛奶;亦或是腸胃道疾病造成。臨床上,輕度貧血不會產生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是生病時經抽血發現,中度至重度缺鐵性貧血會發生疲倦、臉色蒼白,同時可能伴隨口角炎,且導致運動耐力降低、免疫力下降。

補鐵首重飲食 搭配維生素C助吸收

林愛惜醫師建議家長,可讓孩子攝取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肝臟、蛤蜊、蛋黃、黑芝麻、紅豆、葡萄等。動物性食物含鐵質的吸收率和利用率是植物性食物的3倍,通常顏色愈紅,含鐵量愈高,而維他命C可促進鐵質的吸收,但值得注意的是,茶和咖啡中會妨礙鐵質吸收。

他也提醒,若孩子有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除改善飲食習慣之外,還需搭配醫生開的口服鐵劑直到血紅素回復正常。其實幼兒缺鐵是可預防的,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的需求大增,須從食物上加強補充,且每天應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而1 ~ 5歲幼兒每天牛奶量不可超過600ml。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我國高達八成以上的氣喘病患,都是因過敏而引起,而在這春夏交替溫差極大,外加潮濕讓塵螨大量孳生的情況下,恐讓這個時節,成了氣喘患者的「恐慌危險期」。 我國氣喘患者 高達150萬 然而,普遍民眾均認為,一定要喘氣如牛,並且喘到面紅耳赤才叫做氣喘,但其實氣喘不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因環境變化、國人生活作息改變,導致我國過敏兒童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十個孩童就有一人罹患氣喘,每三個孩童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而這些過敏兒,均讓媽媽們忙於照顧苦不堪言;就有一位生了兩個小孩的媽媽,孩子均有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半夜時常不是癢醒就是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的3到5月,林小姐的眼睛就癢個不停,有時候上班辦公時,眼睛裡面就像有上千隻螞蟻在爬。雖然癢起來很難過,但是有時,好不容易排好假要去看醫師,偏偏那天眼睛非常正常,不痛也不癢,真不知道看病時要跟醫師說什麼。一年復一年,不斷的重複同樣的過程。 手部細菌多 當心感染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2歲外食族女性,喜歡喝冷飲冰品,有內外痔,便秘反覆發作多年,經常3到4天才解一次大便,大便經質硬難解,偶爾伴隨有大便流血情形,經常需要服用軟便劑或是灌腸才能改善;且若大便不解,則易腹脹、口乾、頻尿。經過中醫師使用養陰清熱潤燥止血的方法治療,服用1週後大便較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