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腺症作祟 女大生痛到哭喊想摘子宮

子宮肌腺症作祟 女大生痛到哭喊想摘子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診時拜託醫師把子宮全切除,減緩疼痛症狀,經過醫病溝通後,小佳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接續治療,經過長期持續用藥,不但穩定控制病情且大幅改善經痛症狀,找回屬於她的美好生活,現在更是擁有3個孩子的幸福媽媽。

子宮肌腺症好發於生育年齡 嚴重可能導致不孕

義大大昌醫院院長暨婦產部主治醫師張基昌醫師表示,子宮肌腺症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當子宮內膜跑到卵巢時,稱作巧克力囊腫;若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肉層,則形成子宮肌腺症。目前子宮肌腺症發生原因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好發族群通常為育齡的女性,而多數患者會在月經時出現嚴重經痛,甚至有非月經週期的疼痛、經血過多、月經不規則及性交疼痛等症狀,甚至會因為內膜異位到卵巢以及子宮肌肉層,影響卵子品質或產生子宮不正常收縮,導致不孕症。

子宮肌腺症復發率高 長期控制是關鍵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蔡英美醫師說明,由於子宮肌腺症的病灶散佈在整個子宮肌肉層,即便透過局部清除病灶,也不容易清除乾淨。若要進行全子宮切除,則需考量患者日後生育需求及心理狀態,因此術前醫病必須進行良好溝通。對於晚婚晚育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目前建議患者先透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不僅能改善經痛症狀,同時也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

張基昌醫師補充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時,也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像是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適;而雄性素則容易出現長毛、長痘痘或聲音變粗等雄性化特徵,另外荷爾蒙拮抗劑可能有熱潮紅及骨質疏鬆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新型口服黃體素相較其他藥物來說,副作用較輕微,長期用藥安全性也相對提高。

醫病建立良好溝通 定期回診避免疾病復發

蔡英美醫師呼籲,女性患者若平時就有經痛困擾,經期不穩定或下腹部有下墜感等疑似症狀,應該積極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診斷,與醫師討論,並考量未來是否有生育計畫,再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張基昌醫師也提醒,子宮肌腺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應該定期回診追蹤,唯有與醫師良好的溝通,並遵循醫囑,才能避免疼痛再度找上門!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新冠口服藥物採購進度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與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1萬人份抗病毒藥物;正待食藥署通過該藥物EUA,等專家諮詢小組討論使用時機後,將放至治療指引,進行臨床使用。 因疫情趨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經濟部前天公告修正百貨賣場措施指引,取...

閱讀詳情 »

蠶絲吸濕力是純棉的1.5倍,更是羊毛的1.8倍,能迅速吸收並散發人體汗氣。所以也被譽為「最適合台灣人的被子」,輕薄又保暖,適合濕氣重的台灣。堅持手工生產超過40年的益成室,用心守護台灣生產的招牌,給消費者最好的蠶絲被。 一床蠶絲被,兩代人傳承的用心 「全手工製作的蠶絲被很費時費力,所以年輕人都不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舌頭是一個影響呼吸、說話、吸吮母乳以及吞嚥的器官,人在胎兒時期舌頭會受一條薄薄的結締組織引導而向前生長,即為連接舌頭與口腔底部的「舌繫帶」。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郭秋陽表示,舌繫帶過緊(Ankyloglossia)為先天異常疾病,美國的研究資料顯示,大約4%至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零本土個案,且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分別自新加坡(案16563)及印尼(4例,案16564至案1656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