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主動脈剝離數次瀕死 剖腹產逾16小時手術保住母子

孕婦主動脈剝離數次瀕死 剖腹產逾16小時手術保住母子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36歲劉小姐懷孕9個月,日前無預警劇烈胸痛、瀕臨休克,被緊急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經心臟外科蔡貴棟醫師診斷其患有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因主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


孕婦主動脈剝離數次瀕死 剖腹產逾16小時手術保住母子

▲個案於懷孕第9個月時併發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為全力保住母子倆,蔡貴棟醫師與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孕婦幼年時期曾做過主動脈瓣膜修補手術,術後沾黏或可延遲主動脈剝離的出血時間,因此決定先取出胎兒,而後執行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動脈瘤置換手術。手術時間逾16小時,術後劉小姐入住加護病房觀察待病情穩定後,轉至普通病房復健1周,出院後定期回診追蹤,順利回歸原有家庭生活。


蔡貴棟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發生率約每年每10萬人口的2到2.5個百分比,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患者,「另外,孕婦在第3產程時,受胎兒成形影響會增加20%的母體心臟輸出量,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的4倍。」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為劇烈性胸痛,可依病灶分為A型、B型兩種。A型主動脈剝離因侵犯到主動脈弓、升主動脈,死亡率以病發當下每小時1-2%累計,且一旦主動脈根部破裂,將造成休克、心包膜填塞死亡,需立即手術;而B型主動脈剝離侵犯到降主動脈,可先以藥物控制。


孕婦主動脈剝離數次瀕死 剖腹產逾16小時手術保住母子

▲個案左心室出口處,有顆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因其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若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大大提升。而如劉小姐情形,幼兒時期因主動脈瓣逆流做過主動脈辦膜修補手術,且於日後罹患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更加劇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性。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審慎評估,其先前做過心臟手術,所形成的沾黏或可延緩心包膜填塞產生時間,即與婦產科合作先進行剖腹產手術,確保無產後出血等症狀後再計畫執行主動脈剝離手術。


產後的修復期間,劉小姐病情急遽惡化,2度瀕臨死亡,醫療團隊緊急為其裝置葉克膜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與人工心肺機,而後針對劉小姐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2種病症,執行逾16小時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同時置換手術。


術後,劉小姐短暫出現抽蓄癲癇等症狀,蔡貴棟醫師照會神經內科團隊積極治療,確定無嚴重顱內出血及腦部受損情況,待其生命現象穩定後轉至普通病房,經過1周復健,劉小姐順利出院。


蔡貴棟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雖高,但只要能及時接受治療,多數情況下仍可獲得救治,亦提醒患者術後仍需維持血壓控制、注意殘存的剝離血管有無持續擴大之情形,定期回診追蹤;呼籲一般民眾養成運動習慣、調整規律作息、避免抽菸喝酒,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照顧新冠病患醫師確診個案 感染科權威醫師點出問題!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案例說: 我從去年春節開始,堅持天天早晨含薑,從不間斷,外出旅遊也帶上生薑。 至今含薑快一年了,在我身上出現了3個奇蹟: 一是不得感冒了 自從含薑至今,我沒有患過一次感冒,偶爾有點感冒的跡象,喝一包「小柴胡沖劑」就沒事了,治好了我過去最頭痛的感冒病。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於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談戀愛有如此多變因,自然讓人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但當傷害來臨時,有些人會因心理壓力轉移到生理,開始大量落髮、一堆青春痘變成爛臉等。26歲的王小姐是上班族,過去幾年一直有穩定交往的男友,卻在5週年前夕,男友提了分手,讓手足無措的王小姐頓時生活失去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有些人覺得黑痣留在皮膚上不好,時常因為美觀考量想去點痣,也不少案例傳出,民眾到美容院點痣,結果痣用鐳射消除了,但隔幾個月後黑色痣又長回來,有些甚至越長越大,惡化到變成黑色瘤。到底黑痣該不該留?每一顆痣都是不好的嗎?讓專家來教你如何分辨。 台北榮總皮膚科醫師陳志強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許多人常常靠吃來抒壓,藉由大吃大喝來緩解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但一不小心就會有暴飲暴食的情況發生,吃過飽對腸胃不好以外,容易使身材肥胖,但又無法控制進食,持續惡性循環下,導致心理跟生理都受到傷害,專家表示,這是心因性暴食症的一種。 心理師林翠芬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