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孕期發現感染HIV,怎麼辦?仍有機會生出健康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治醫師黃本湘

透過規律服藥,持續接受追蹤與治療,HIV孕媽咪也能安然度過孕期,並使母子垂直感染機率有效降低。

孕期發現感染HIV,怎麼辦?仍有機會生出健康寶寶...

 

案例

小珍去年因為心臟手術接受輸血,痊癒後不久,便開心地發現自己已懷孕,然而,懷孕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產檢時,醫師告知感染HIV,夫妻倆便雙雙陷入傷心與絕望,同時亦非常擔心胎兒的未來健康與安危……。

 

HIV帶原須積極維護免疫系統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中文名稱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又稱愛滋病毒(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此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攻擊體內免疫系統,讓維護人體健康、防禦病毒與細菌侵擾的淋巴球CD4數量減少,一旦CD4數量減少,人體免疫力便會持續下降,使人體容易遭受其他病原體入侵,進而導致伺機性感染與出現免疫相關的腫瘤。因此,免疫系統的維護,是HIV帶原者預防病發的積極措施,其方法有:確實配合服用藥物,以及妥善照顧身體、避免壓力。

孕期發現感染HIV,怎麼辦?仍有機會生出健康寶寶...

HIV的傳染途徑主要為透過血液與體液(通常是精液、陰道分泌物與前列腺液),唾液、汗水、尿液與眼淚則不會導致傳染,且HIV只要離開人體就不易存活,即便是被相同的蚊蟲叮咬,也不具傳染的危險性。常見造成傳染的方式有:

  1. 沒有防護措施的性行為:與HIV感染者進行性行為(口交、肛交與陰道性交)。
  2. 共用針頭與針筒:血液直接輸入,讓病毒可直接侵入。
  3. 母子垂直感染:非關遺傳,但若未接受治療,懷孕、分娩和哺乳的過程,病毒容易直接感染胎兒。

 

孕期發現HIV‧仍有機會生下健康寶寶

懷孕後發現感染HIV,通常會是在妊娠第8~12周時,醫療院所為孕媽咪進行血液常規檢查中被發現,此時,產科醫師會協同感染專科的醫師協助媽咪進行孕期的治療與防護,臨床上,若孕媽咪確實配合用藥,的確可有效降低胎兒的感染率。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治醫師黃本湘表示,孕媽咪若有HIV帶原,除了懷孕期間比較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之外,寶寶的出生體重會較輕,而且身高也會較矮小,而搭配HIV治療的藥物,雖會提高早產或出現新生兒體重過輕的風險,但若能於孕期妥善防護,生下健康寶寶的機率仍然很高。

孕期發現感染HIV,怎麼辦?仍有機會生出健康寶寶...

 

母子垂直感染率可透過治療有效控制

懷孕期間,HIV孕媽咪除了常規的產檢之外,尚需在感染科醫師的照顧下,追蹤並控制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病毒量(viral load)與T淋巴球(CD4+T lymphocyst)數目,並約於第12周開始服用Zidovudine(ZDV),ZDV作用有三,包含:分娩前儘可能減少媽媽體內的病毒量、抑制HIV在胎盤的複製,以及透過臍帶提供胎兒保護;同時,若懷孕前即已持續服用雞尾酒療法的藥物,則懷孕後須視狀況評估是否調整藥物內容。

臨床發現,若HIV孕媽咪從未接受治療,寶寶出生後感染HIV的機率高達25%~30%,反之,若孕期至產後都積極接受治療,母子垂直感染率可降至2%~3%。

 

出生後持續接受追蹤

黃本湘醫師指出,HIV孕媽咪的生產方式,通常採取剖腹生產,以完成標準化流程與防護措施,剖腹產可確保醫師在短時間內將胎兒抱出子宮,減少因接觸媽媽血液或分泌物所導致的感染風險;然而生產前1個月,若測得媽媽血液中病毒量小於1,000copies/毫升,則可在醫師與產婦討論之後,選擇自然分娩,當然生產過程中需要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而寶寶出生後,除了隨即接受檢測確認是否感染外,也必須立即投予藥物至少6周,並持續接受追蹤,直到排除HIV感染為止。

HIV媽咪生下寶寶後,須以配方奶粉餵食,禁止哺餵母乳,避免HIV出現於乳汁中直接傳染孩子。若寶寶感染HIV,家長在照顧上難以避免會較為辛苦,且兒童感染HIV的治療方式與成人不同,不單CD4淋巴球會隨著年齡變動,藥物分布與代謝也會隨孩子的營養狀況與年紀而有所改變,家長必須謹遵醫囑,以利後續照顧。

 

孕期發現感染HIV,怎麼辦?仍有機會生出健康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談到「痛風」,多數人的直覺都會想到「大魚大肉、吃太好、常喝酒」,但你有想過其實可能是藥物所造成的嗎?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部分藥物的確可能引起血中尿酸值快速上升而促使急性痛風發作,因此,若有高尿酸問題或有痛風病史者,在領藥、用藥前不妨主動告知個人痛風病史,以避免因用藥治病而誘發痛風問題喔!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前立委蔡啟芳因嚴重肺阻塞日前進行肺部移植手術。醫師提醒,肺阻塞在台灣一年奪走5000條性命,患者90%以上都是老菸槍,「咳、痰、喘」症狀是重要警訊,務必戒菸並就醫治療。  全球每10秒有1人死於肺阻塞蔡啟芳之子、立委蔡易餘指出,蔡啟芳因長期抽菸,罹患肺阻塞已...

閱讀詳情 »

隨著天氣轉熱,玩水、游泳是天然的消暑行程,但在疫情期間游泳是否具有染疫風險呢?美國疾病管制署指出,當前研究認為,目前尚無任何證據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會藉由水來傳散,且泳池、水療等處只要透過添加氯、溴等方式即可查到消毒殺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飛沫傳染仍是目前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科技部109年「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由124組全台大專院校及學研機構隊伍報名中,遴選出40組潛力新創團隊,歷經近5個月核心課程與3個階段的淘汰賽制洗禮,本月3日公布第1梯決選結果,圖靈鏈、膜淨材料、Knit Knotter、碳矽半導體及晶易求精團隊等5個團隊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