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呼吸喘、餵食困難當心開放性動脈導管! 心導管治療助恢復健康

孩子呼吸喘 餵食困難當心開放性動脈導管! 心導管治療助恢復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的動脈導管通常在出生兩週內會進行閉鎖,啟動肺部呼吸的肺循環,但若未關閉時,部份壓力較高的主動脈血液會流入肺動脈,一旦加入肺循環就會引起肺充血,引發開放性動脈導管。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暨小兒心臟科醫師裘品筠指出,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率為1/2000,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治療上分為藥物、心導管以及手術,會根據新生兒情況給予合適治療。

幼兒易呼吸喘心跳快 恐是開放性動脈導管惹禍

一名兩歲幼兒,平時沒有不適症狀,但某次看診時被醫師發現心臟有新雜音,進一步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為是開放性動脈導管所致,所幸經心導管治療後,這名幼兒已逐漸恢復健康,讓媽媽也放下心中一塊大石。裘品筠醫師解釋,開放性動脈導管又分為無症狀及有症狀,包括活動後容易疲憊、上呼吸道易感染、餵食困難、生長發育遲緩、低體重等,嚴重時甚至可能肺水腫、呼吸困難,甚至造成心臟衰竭。

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 心導管技術有效控制

裘品筠醫師說明,針對有症狀的早產兒或動脈導管無法關閉的足月兒,可先採以藥物或給予抗心衰竭藥物以控制症狀,若是需進行任何侵入性治療時,則給予抗生素,以避免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生,事實上,以大部分開放性動脈導管,目前都可利用心導管的技術,較少需要開刀治療。

若發現孩子日常異狀 就醫時應盡快告知醫師

但若為用藥反應不佳有症狀的嬰幼兒、嬰兒初期有嚴重的心臟衰竭、不適宜作導管栓塞術的病童等則須接受手術治療,其中若出生體重少於少於一千公克的早產兒,更需提早做動脈導管結紮手術。裘品筠醫師強調,若日常發現孩子容易呼吸喘、心跳快、餵食困難等症狀,就醫時就應盡快告知醫師,及早發現病症,就能及早給予合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嬰幼兒染疫多無症狀 出現高燒不退恐為重症

氣喘患者易重症? 疫情期間自我照護重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該照顧的不只身體,還有情緒 負面情緒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很重要的關鍵,人體百分之八十的問題都來自於不良情緒,這些負能量的形式,都會變成有形的毒素,堵塞在我們的身體之中。 負面情緒是一種毒,累積久了就易生病 我們的身體擁有天然的代謝平衡系統、免疫系統、新陳代謝、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會幫助我們將體內多...

閱讀詳情 »

◎有效改善疲勞 缺乏運動的現代人,也很容易累積疲勞,先了解疲勞是怎麼產生的,就知道為什麼劈腿伸展操可以改善疲勞。 ●血液循環變好,身體的疲勞也會消失 藉由肌肉的伸展或收縮,可讓關節活動,維持姿勢。但是身體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的話,肌肉就會僵硬,動作也會不順暢;僵硬的肌肉和不正確的姿勢,使得血管或淋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國內自然產率約64%、剖腹產率約36%,雖然婦產科醫師通常會鼓勵自然產,但有些產婦在醫師基於生產安全考量或有時間安排的計畫下,最後選擇剖腹產。宥宥婦幼中心呂泓逸醫師表示,生產時若寶寶胎位不正、胎盤早剝、寶寶過大或過小、胎兒窘迫等,或是過去子宮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輿情關切有色口罩恐含致癌染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下稱標準局)為瞭解市售醫用口罩及非醫用一般口罩產品之危害風險與品質,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立即進行購(取)樣,共針對市售30件 (29家廠商)之有色醫用口罩及82件(71家廠商)之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