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寒流來襲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增 !

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82 歲男性,於家中突然昏倒,救護車送達天晟醫院急診,初步心電圖顯示為急性心肌梗塞!急診室立即聯繫照會心臟科黃信凱醫師主治。
近二周的天氣急遽變化,冬天在統計上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期,若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慢性病及抽菸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小心,這些是急性心肌梗塞高危險群。
中壢天晟醫院心臟科醫師黃信凱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內層破裂,導致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影響心臟肌肉細胞的供氧造成心臟肌肉細胞受傷、死亡,瞬間的血流阻斷常常會引起心臟電流混亂,發生心室頻脈或顫動,若未及時急救致死率很高。
這位82歲的黃先生病患過往即是三高及抽煙的高風險族群,此次發作後到醫院急診時血壓只有50mmHg左右,心跳只有每分鐘40多下,是典型右冠狀動脈血管近端阻塞後產生的完全心房心室傳導阻滯導致心因性休克!並且產生了心室頻脈,電擊治療了三次。在緊急藥物治療及心導管團隊即時的介入治療,安裝了主動脈內汽球幫浦及暫時性心率調節器的支持,並打通了完全阻塞的右冠狀動脈置放了二支心臟支架,總算挺過了最大的危機,並於一周後可以拔管轉出加護病房!
寒流來襲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增
圖2(左): 心導管檢查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
圖3(右):治療後放置心臟支架(箭頭處為二支支架)
黃先生表示昏倒後到再次醒來好像隔世,身上插滿了管子,胸口因電擊壓胸急救感到疼痛,頭也撞了血腫黑青,但很慶幸在經歷了這一切仍存活下來!感謝天晟醫院的醫療團隊的救命之恩!
中壢天晟醫院心臟科醫師黃信凱表示氣溫的突然變化容易造成血管收縮,更容易引發血管壁的不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破裂,最終導致心肌梗塞!冬天因此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
以前是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才要擔心罹患心肌梗塞,但病發的年齡層持續降低,二、三十歲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這幾年也持續增加;心肌梗塞發生前,可能會有一些心絞痛的症狀,例如可能會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呼吸,短促、暈厥或噁心,民眾有這些症狀要趕快就醫檢查,不過更重要的是危險因子的控制與預防,以免誘發血管發炎與阻塞。
中壢天晟醫院特色醫療心臟血管中心冠狀動脈電腦斷層的健康檢驗項目,在提早發現心血管疾病上提供了更佳的利器!

相關推薦

餵食母乳的好處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像是其中的活性物質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降低日後過敏的機率,以及母乳中的益生菌能夠提供嬰兒良好的腸道菌相等。雖然哺餵母乳對寶寶有許多好處,但卻也是很多媽媽產後最大的壓力來源,甚至是不堪回首的夢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為了降低產後...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不足1歲的嬰兒應該完全遠離電子螢幕;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子螢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現代不少人手機成癮,許多幼兒與青少年也越來越沉迷電子商品與手機,久坐不動看螢幕直接影響身體與精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

閱讀詳情 »

你常常覺得胸悶、頭痛、疲倦嗎?可別小看這些症狀,當心淪為憂鬱症高危險群!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你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身體在長期缺氧的情況下所造成的後遺症,不僅帶來憂鬱風險,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3.5億人罹患憂鬱症,探究其原因在於血氧量不足,人體缺氧嚴重性不能再被輕忽。 《...

閱讀詳情 »

「媽,妳牙齒怎麼會流血?」小瑩(化名)是典型的北漂族,平日在台北工作,久久才回南部家鄉,前陣子,她發現媽媽講話時會飄來異味,啃咬食物後還遺留血跡,懷疑是牙周病,鼓勵就醫卻被媽媽施以拖延戰術對待。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嚴重時會導致掉牙且併發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以免因小小牙齒而賠上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