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國人平均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僅半數患者血壓獲得良好控制。過去控制血壓主要是採取藥物治療,現可經由高血壓導管治療,有效降低血壓。61歲羅先生患有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每餐必須吃19顆藥,但血壓仍控制的不甚理想,經醫師建議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現在每天僅需服用5顆藥,收縮壓也從180降到130毫米汞柱。 

抑制腎臟交感神經活性 達到降血壓效果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口服藥物治療,往往需要合併多種藥物,才能將血壓下降約10至2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遵從性不高,血壓難以穩定控制。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可降低20至3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並減少用藥,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再吃降血壓藥。

導管治療是從腎臟著手控制血壓,林柏霖指出,由於腎臟在血壓調控扮演重要角色,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腎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高血壓導管則是從鼠蹊部以微創導管方式進到腎臟動脈,燒灼腎動脈旁的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5種患者適用 可24小時穩定控制血壓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過去高血壓導管用於吃多種降血壓藥仍無法控制的難治型患者,以及併發器官受損、用藥服從性低、服藥有副作用及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等五種患者。

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今年發布最新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330名受試者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台灣目前也已執行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下降20至30毫米汞柱。

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手術僅需1到1.5小時,傷口小復原快,最重要的是,有別於藥物會被代謝,高血壓導管能24小時穩定血壓,避免血壓波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醫療專業人員缺乏罕見疾病相關認知: o 34%受訪者不知罕見疾病是否具有定義 o 35%受訪者不知國家是否制訂了罕見疾病政策 14%醫療專業人員表示從未診療過罕見疾病患者 為確保罕見疾病患者能獲得最佳醫療照護,需要跨越學科與國家的藩籬,取得更佳協調統合   中國香港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20歲至40歲女性如果發生下肢痠痛,感覺腳很重走不動,且合併有水腫現象時,要特別注意。醫師提醒,這些症狀代表很有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已經找上門,必須即時就醫,若拖延可能引發嚴重靜脈曲張甚至行動不變。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水腫 好發20-40歲女性萬芳醫院...

閱讀詳情 »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 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主要是 透過呼吸,使肌肉獲得氧氣與放 鬆的練習。為了動作的緩慢與放 鬆,在練習伸展的過程中,呼吸 必須從頭到尾保持平穩規律。呼 吸越規律和緩,肌肉獲得氧氣與 放鬆的效果越好。    呼吸與放鬆  伸展不僅能使身...

閱讀詳情 »

▲(示意照/視網膜醫學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有糖尿病,不只得顧好血糖,更得護眼!根據統計,每年約有2%糖尿病患罹患黃斑部病變,且近3成患者在罹病20年出現此一併發症。而醫師警告,糖尿病患一旦併發黃斑部水腫又不積極治療,將導致視力模糊、扭曲,嚴重者恐失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