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國人平均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僅半數患者血壓獲得良好控制。過去控制血壓主要是採取藥物治療,現可經由高血壓導管治療,有效降低血壓。61歲羅先生患有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每餐必須吃19顆藥,但血壓仍控制的不甚理想,經醫師建議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現在每天僅需服用5顆藥,收縮壓也從180降到130毫米汞柱。 

抑制腎臟交感神經活性 達到降血壓效果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口服藥物治療,往往需要合併多種藥物,才能將血壓下降約10至2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遵從性不高,血壓難以穩定控制。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可降低20至3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並減少用藥,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再吃降血壓藥。

導管治療是從腎臟著手控制血壓,林柏霖指出,由於腎臟在血壓調控扮演重要角色,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腎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高血壓導管則是從鼠蹊部以微創導管方式進到腎臟動脈,燒灼腎動脈旁的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5種患者適用 可24小時穩定控制血壓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過去高血壓導管用於吃多種降血壓藥仍無法控制的難治型患者,以及併發器官受損、用藥服從性低、服藥有副作用及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等五種患者。

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今年發布最新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330名受試者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台灣目前也已執行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下降20至30毫米汞柱。

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手術僅需1到1.5小時,傷口小復原快,最重要的是,有別於藥物會被代謝,高血壓導管能24小時穩定血壓,避免血壓波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見年輕人打BNT死亡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6)日公布國內最新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其中新增6例死亡,其中就有一名年僅18歲年輕女性,本身有癌症病史,9月29日打完疫苗當天就有副作用問題到急診,11月9日因為上腹痛未改善,又到急診就醫,11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持續「加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2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分別自愛爾蘭及柬埔寨入境。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分別接種過...

閱讀詳情 »

作者 李碧華人生風味本該多層次,恣動取靜,放眼所見也落得有新貌。「若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奉行這個千古論點,斜槓醫生李兆麟的文青味帶有宋朝的簡約,換成如今的說法就是,外貌談吐都熨貼的「型男」。李兆麟不但是抗老醫學專家,也是知名歌手,以醫療結合音樂,治病也治心。(圖/李兆麟提供)到訪這一天...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飲食方法百百種,你有聽過區域飲食(The Zone Diet)嗎?與數字的斤斤計較讓它看起來專業了不少,強調 40% 碳水化合物、30% 蛋白質、30% 脂肪的進食方式,號稱這樣「減少身體發炎」的方式可以瘦身、讓身體與思緒更清晰、減緩老化速度,有那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