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導管治療高血壓 有望終生免吃藥

國人平均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僅半數患者血壓獲得良好控制。過去控制血壓主要是採取藥物治療,現可經由高血壓導管治療,有效降低血壓。61歲羅先生患有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每餐必須吃19顆藥,但血壓仍控制的不甚理想,經醫師建議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現在每天僅需服用5顆藥,收縮壓也從180降到130毫米汞柱。 

抑制腎臟交感神經活性 達到降血壓效果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口服藥物治療,往往需要合併多種藥物,才能將血壓下降約10至2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遵從性不高,血壓難以穩定控制。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可降低20至3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並減少用藥,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再吃降血壓藥。

導管治療是從腎臟著手控制血壓,林柏霖指出,由於腎臟在血壓調控扮演重要角色,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腎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高血壓導管則是從鼠蹊部以微創導管方式進到腎臟動脈,燒灼腎動脈旁的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5種患者適用 可24小時穩定控制血壓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過去高血壓導管用於吃多種降血壓藥仍無法控制的難治型患者,以及併發器官受損、用藥服從性低、服藥有副作用及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等五種患者。

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今年發布最新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330名受試者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台灣目前也已執行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下降20至30毫米汞柱。

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手術僅需1到1.5小時,傷口小復原快,最重要的是,有別於藥物會被代謝,高血壓導管能24小時穩定血壓,避免血壓波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12例中,有7例和砂石場群聚有關,包含2名台南診所接觸者、5名家族成員,使得昨擴大到27例的砂石場群聚今擴大到34人,由於當中有2人分別為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完疫苗,月經竟異常!一名42歲的女性,日前接種完兩劑的莫德納疫苗之後,月經竟3個月沒來,經婦產科檢查未發現特殊問題,在服用荷爾蒙藥物之後,雖然月經有來,但量明顯減少,因擔心需一直吃藥,女子轉向中醫求助,利用中藥調養治療三個月後月經恢復正常,停止用藥。 收治病人的台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一波波難清零,很多人休假乾脆窩在家,卻感覺身體越來越緊繃,台中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昱廷提供居家「三三三運動」,只要透過上半身三個伸展運動、下半身三個肌力訓練,每日做三次,就能保持身體基本機能。 陳昱廷指出,多數人宅在家時,因為活動範圍小又都不運動,加上滑手機、追劇...

閱讀詳情 »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有「最美博士」封號的職人專家許藍方,近日在「Dr.she」YouTube頻道分享影片,探討行房速度究竟要快還慢?她還特別教戰情人節床震心花招。 ▲許藍方推薦情人節床震心花招。(圖/頂尖事務所提供) 許藍方近日在「Dr.she」最新影片中,和大眾探討床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