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研究調查指出,亞太地區三分之二罕見疾病患者未獲得最佳醫療照護

    • 醫療專業人員缺乏罕見疾病相關認知:
34%受訪者不知罕見疾病是否具有定義
35%受訪者不知國家是否制訂了罕見疾病政策
  • 14%醫療專業人員表示從未診療過罕見疾病患者
  • 為確保罕見疾病患者能獲得最佳醫療照護,需要跨越學科與國家的藩籬,取得更佳協調統合

 

中國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0年7月16日 - 全世界目前已知有6000至7000個罕見疾病,這些罕病除了罕見度之外鮮少有共通性。這代表對醫療以及政策層面上皆面臨著挑戰,通常造成罕病患者僅能獲得次佳的援助。即便各別的罕見疾病極其少見,罕病集體負擔仍不容小覷。經濟學人智庫估計亞太地區有將近258百萬人次罹患罕見疾病。罕見疾病成為亞太地區日趨重視的醫療政策議題之今,仍需更多的行動以提供罕見疾病患者們所需之支持與協助。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一份報告《無聲的苦難:亞太地區罕見疾病之認知與管理評估》,由CSL Behring公司贊助,敘述醫療專業人員於罕見疾病方面的經驗──由超過五百人的區域性調查分析──並回顧五個經濟體的政策應對:澳洲、中國、日本、南韓以及台灣。

 

此份研究調查發現這幾個國家的醫療專業人員皆自覺並未充分具備診療罕見疾病的學識與工具,並且在合理時間內獲得正確診斷是最大的挑戰。醫療的斷層化則是另一重大議題。醫療專業人員指出僅三分之一罕病患者獲得最佳治療照護,原因包括缺乏臨床治療指引、已核准上市藥品、以及檢測或治療經費。最終提到,保障生活品質、病人自主權和權利是醫療保障中最薄弱的環節。

 

各國開始政策層面的作為能更全面性地解決罕病議題,但受阻於缺乏詳盡的罕見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以及缺少罕見疾病統一定義。於此同時,某些國家建立的全國未診斷疾病計畫展示了增進合作的力量、以此跨學科方式來解決診斷及照護之核心問題。本研究找出一些現階段可達成的或近期目標,包括數據收集與使用的改善、加強教育、廣為傳播相關知識、以及透過增進全國或跨國合作的病患照護整合。

 

台灣醫療專業人員在所有調查國家間,對於罕見疾病已具統一定義有最高的認知度,有83%受訪者正確回答出台灣有統一定義存在,並有76%受訪者正確回答出定義中的盛行率基準。當被問及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來改善台灣罕病患者的生活時,最共同的回答為擴大健保給付範圍,以及提供社會福利援助與康復服務。台灣醫護人員對病友組織的認知是本調查國家間最高的;87%和74%的人分別認為病患與病友組織在設計臨床照護流程時是最重要的參與者。

 

本報告編輯Jesse Quigley Jones表示:「即使亞太地區應對罕見疾病議題面臨明顯的多樣挑戰,卻仍可見緩慢且穩定的進展邁向更協調且整合的照護。經由全面性的政策面下行、以罕病社群的醫療及社會需求預先採取措施,透過病友代表們共同協力下,將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下載本調查報告與各國經濟體綜覽,或觀看短片

 

關於本研究

 

《無聲的苦難:亞太地區罕見疾病之認知與管理評估》由經濟學人智庫發行。本報告提供在2019年11月至12月期間,由下列五個亞太國家的503名醫療專業人員,以及深度訪談與16名專家的調查結果: 澳洲、中國、日本、南韓以及台灣。調查受訪者包括專科醫師、基層醫療醫師、護理師及藥師。

 

關於經濟學人智庫

 

經濟學人智庫是全球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之世界領導者,為經濟學人集團旗下企業對企業的分支,負責出版發行《經濟學人》雜誌。經濟學人智庫提供即時、可信及公正的全球市場趨勢及商業分析,幫助管理階層作出最佳決策。

 

更多資訊請參閱網站 www.eiu.com 或 www.twitter.com/theeiu

 

關於CSL Behring

 

CSL Behring為一個全球生物技術領導者,驅動我們的是拯救生命這一承諾。以利用最新技術拯救生命為己任,開發和提供創新療法於凝血異常、先天免疫缺陷、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呼吸系統疾病與神經系統疾病。本公司產品亦使用於心臟手術、燒燙傷治療以及預防新生兒溶血症。

 

CSL Behring營運世界最大血漿採集網絡之一公司: CSL Plasma.其母公司, CSL Limited (ASX:CSL;USOTC:CSLLY)總部位於澳洲墨爾本,全球員工超過26000人,並提供拯救生命的治療藥物至超過70個國家。欲了解更多對患者的承諾故事,請參閱網站 Vita at CSLBehring.com/vita 並追蹤我們: Twitter.com/CSLBehring

相關推薦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將於12月8日開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快扭轉對雞蛋過敏就不能打流感疫苗的舊觀念!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12月8日即將開打,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接種,針對家長常見疑惑,小兒科醫師解答,其實近年來新研究已經把雞蛋過敏的禁忌給...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1月18日、19日和20日,特定時段搭乘過644公車、忠孝幹線以及綠8公車的公車族要注意了!疾管署今(3)日公布上周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北部30多歲女性,赴泰國旅遊感染麻疹,可傳染期間就搭乘過上述路線公車,目前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多達4...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發威,全台都可以明顯感受到「冷吱吱」氣溫一路狂掉,這個時候如何「保暖」?國健署提醒,禦寒保健最重要有8大要點,且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才能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閱讀詳情 »

▲喉癌好發於50到70歲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8歲的高先生,過去不但嗜酒,還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日前因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求診,立即被診斷為喉癌第三期並準備接受全喉切除術,由於可能從此無法言語、進食,在惡性腫瘤切除的當下,醫師立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