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左腳很重走不動?小心這病會變象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左腳很重走不動?小心這病會變象腿

20歲至40歲女性如果發生下肢痠痛,感覺腳很重走不動,且合併有水腫現象時,要特別注意。醫師提醒,這些症狀代表很有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已經找上門,必須即時就醫,若拖延可能引發嚴重靜脈曲張甚至行動不變。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水腫 好發20-40歲女性
萬芳醫院淋巴血管外科主任許文憲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是女性常見困擾,臨床統計,罹患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男女比例懸殊,約為1:6。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發生在左腳,初期症狀是左腳痠麻痛,走路不舒服,併發左腳水腫,有時會引起右腳水腫,如果拖延就醫,漸漸還會引發淋巴水腫,嚴重靜脈曲張、腳變黑、象腿及行動不便等後遺症。

為何女性罹病比例高?許文憲主任指出,因為女性骨盆腔結構不同,加上生理周期變化及骨盆腔感染等原因誘發導致發病,特別常發生在左腳,因右髂動脈壓迫左髂靜脈,使得左腳血流回流產生障礙不順。

微創術用氣球撐開受壓迫靜脈 放支架改善不適
許文憲主任提醒,20歲至40歲女性一旦有腳痛、腳麻,走路會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才可以徹底改善症狀,恢復健康生活。在萬芳醫院治癒病例中,經由血管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再採用3D立體影像重建,即可以清楚定位病灶位置,再利用微創手術將壓迫的靜脈用氣球撐開,放置直徑12到18毫米的支架,腳部不適症狀即可明顯獲改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月子是台灣產婦最重視的一件大事,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原來中醫把坐月子分為3階段,每1個階段的生理狀態不同,飲食及藥物的調養上,也有所不同,像是坐月子少不了的「麻油雞」就得等到產後14天以後,才可以開始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孕婦...

閱讀詳情 »

睡眠訓練 自律神經與睡眠之間切不斷的關係 自律神經失調整的症狀會顯現在不容易入睡、無法熟睡等睡眠障礙上。為了可以熟睡,從「日間神經」的交感神經切換到「夜間神經」的副交感神經是有必要的。但自律神經紊亂的人,由於無法順利切換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以會出現睡眠障礙的問題。 我在「副交感神經切換術5」的「...

閱讀詳情 »

針對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召開臨時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570,11月2日自捷克返國。莊人祥表示,案570今年9月中旬赴捷克就學,本身有過敏性鼻炎病史,10月10日在捷克曾出現發燒、味覺異常情形,未於當地就醫,約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國內最新一例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70多歲老婦通報個案,提及老婦是在施打後6天在睡夢中過世,專家初判和自身慢性病相關,引發死者家屬不滿,質疑記者會上隻字不提家屬通報的症狀,涉及隱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5)日回應,這是2位專家的初判,「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