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也會得關節炎 延誤恐長短腳及肢體變形

小孩也會得關節炎 延誤恐長短腳及肢體變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女孩,從國小三年級起出現髖關節發炎疼痛,因為習慣性脫臼與長短腳,不能上體育課,甚至連簡單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穿鞋襪需要媽媽幫忙、上廁所要人攙扶、連睡覺都無法翻身。母親為了照顧她辭去工作,每天騎機車接送。她因為痛到無法跨坐機車後座,只得坐在母親前方。發病多年來反覆尋求中醫與國術館推拿、整骨,卻無法改善。直到高一時,接受林口長庚醫院精細檢查,才確診是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兒科最常見的風濕病之一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醫師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是兒科最常見的風濕病之一,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成因不明,嬰兒到青少年都可能發生。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紅疹、跛行、發燒、晨間僵硬等。因為不典型又多樣化,易被當成生長痛與運動傷害,延誤診斷與治療恐致孩子長短腳、甚至關節嚴重破壞受損。

透過篩檢表 做簡單的關節動作即可評估

為大幅縮短確診時間、及早治療,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發佈最新「兒童肌肉骨骼關節問題轉介篩檢表」及互動歌曲,幫助家長與醫護人員透過觀察以及讓孩子做簡單的關節動作進行評估。若懷疑是高風險族群,盡快轉介至大醫院的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專科進行鑑別診斷。

各年齡的孩童都可能發生

據研究統計,臺灣地區發生率為每年每十萬人有4.9~15.7人;男生每年每十萬人有6.0~16.8人,女生每年每十萬人有3.8~14.5人,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而男女比例為7 : 5,好發年齡平均約為9歲,但各年齡的孩童都可能發生。

延誤治療恐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葉國偉醫師特別提醒,16歲以下孩童若出現關節發炎伴隨紅、腫、熱、痛症狀,且影響到其肢體活動、關節疼痛、難以活動的狀態時間持續6週,並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如:傷口感染、運動傷害、惡性腫瘤等,父母與醫護人員就應高度懷疑是否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臨床上曾有不幸延誤治療,造成關節長期發炎,對孩童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如骨頭發炎萎縮、長短腳、影響肢體行動等。此外,還有虹膜炎的合併症,對孩童視力是一大隱憂,家長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肌無力症又稱為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而且兇手就是位於胸腔的胸腺,因為胸腺會產生一種抗體破壞神經肌肉;目前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則可用手術切除胸腺,而且以劍突下單孔內視鏡進行手術,不但傷口小,且復原較快。 眼皮下垂+複視+吞嚥困難+呼吸衰竭 肌無力症會出現眼皮...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抗老、除皺更是所有女人一輩子的夢想,不容許細紋出現在臉上!正因如此,各類的保養品、醫美療程紛紛出現,佔據美容市場上一個重要的位置。 近幾年更推出膠原蛋白飲,標榜只要天天喝,細紋就會慢慢不見,成為出國旅遊的必買戰利品。只是,它的功效真...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邁入中年後,不僅身體頻頻與自己作對,就連想好好睡覺,也變成一件難事。常常晚上不到10點就哈欠連連,有些人甚至8點就耐不住睡意,立刻跑去睡覺,導致大半夜就醒過來,完全睡不著,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從此就被失眠纏身。   生理時鐘的改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大腸直腸癌找上台灣年輕人!門診就有一名19歲男大生,在學校時,平常飲食習慣就是愛吃油炸、燒烤的食物,雖然偶而感覺肚脹不舒服,卻只認為是胃腸不適的小毛病,不以為意,直到一次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腸癌,癌細胞還已轉移出去。醫師提醒,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讓50歲以下變「篩檢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