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眼睛也會中風! 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可別等閒視之

小心眼睛也會中風! 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可別等閒視之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1名70多歲的曹姓老先生身體硬朗,已從職場退休,有糖尿病與高血壓長期病史,目前穩定控制中。眼科方面則因為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白內障,在台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眼科追蹤,以及因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曾接受全視網膜雷射光凝固治療。


他某次於眼科回診時表示,左眼視力已經變差兩周了,眼科檢查後發現右眼最佳矯正視力為0.8,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則從前次的0.8陡降至0.08,眼底檢查發現左眼有大範圍的視網膜出血,當天立刻安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檢查,發現左眼視網膜黃斑部發生嚴重水腫。診斷為高度懷疑左眼發生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即俗稱之「眼中風」,合併黃斑部水腫,因此再進一步為他安排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


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不算少見 高血壓、糖尿病中年男性須注意


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左眼中心視網膜靜脈以及其所有分支皆發生腫脹、血流延遲填入以及大範圍缺血的現象,確診為左眼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於是立即為他安排數次左眼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大約5到6個月後,左眼眼底出血已逐漸吸收改善,黃斑部水腫也漸次消散,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緩步回升至0.6,最近一次測量則已回升至0.8以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張庭嘉說,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種不算少見的眼底血管疾病。依據眼底缺血的情況,其影響視力程度可以從輕微到嚴重破壞。該疾病發生原理為,中心視網膜靜脈從視神經處的篩板要進入眼內時,由於該處比較狹窄,所以如果有血栓形成,則血栓比較容易在該處附近卡住、進而將靜脈堵塞,血流回流不順,造成缺血;或是因為伴行的動脈因動脈硬化而將靜脈管徑壓縮,導致靜脈內血流動力出現不平順的情況。


比較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在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隅角開放型青光眼;其他可能因子還包括有口服避孕藥或是利尿劑,或是患者有血液疾病,因此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也可能會誘發類似的病況。


若視力在短期內急遽下降 請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儘早就醫


張庭嘉指出,當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眼內缺血時,眼內將缺氧而刺激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大量產生。造成的視力威脅主要透過兩種方式達成,一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刺激形成虹彩新生血管,進而產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另一則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直接誘發黃斑部水腫。針對後者的治療,傳統的治療方式是施行黃斑部雷射或是玻璃體內注射類固醇,但是效果很有限,甚至會引起其他的後遺症。


目前醫學界最新的治療主軸,是在疾病的急性期進行血管內皮新生因子拮抗劑的玻璃體內注射,以便移除過多的血管內皮新生因子,而達到黃斑部水腫吸收的目的,以儘可能保全視力。每次注射的藥效大致可以維持1至2個月,使病患能度過疾病的急性期,減少後續造成視力持續破壞,而無法逆轉的情況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提醒民眾,如果身體有多項危險因子存在,視力又在短期內急遽下降,請儘早就醫,以便在疾病發生的治療黃金期間,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近視雷射該怎麼選? 眼科醫師從近視雷射演進完整解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65歲蔡先生因重度酒精性肝硬化長期飽受腹水之苦,且他習慣不洗手狂摳肚臍,即便肚臍漸漸膨出也不以為意,直到日前買早餐時發現衣服下方溼透,以為是湯汁打翻,沒想到竟是腹水由肚臍蜂窩性組織炎的傷口噴出!經評估後開刀可能無法順利關閉傷口,建議改以置放腹膜透析管路引流腹水,最終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在國外造成多起肺傷害案例,但是新興菸品體積小、易攜帶窩藏、以及造型酷炫,且加味菸常有果香、人工花香等甜味,不若傳統菸草刺鼻,不少人會使用這類菸品。行政院會通過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法》草案,將電子煙、加味菸納為「類菸品」,為禁止販賣之列;然加熱菸則有條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鼻子過敏可能讓人變醜?沒錯!鼻子過敏,不僅會造成人們生活上的困擾,若是放任不治療,還會影響到臉型和外觀!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指出,長期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一般是常見包括黑眼圈、咬合不正、又因長期張口呼吸而產生咬合不正或暴牙等外觀變化,對於顏值無疑造成了傷害,成為許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來國內本土疫情傳出群聚感染,民眾皆擔心新冠疫情捲土重來,其中第3劑疫苗接種也因此再度掀起話題,儘管政府目前鼓勵符合條件的國人,盡快施打第3劑疫苗,但民眾看法仍舊兩極。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周內「第3劑疫苗」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