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時候胖不是胖? 兒科專家逆轉肥胖迷思

小時候胖不是胖 兒科專家逆轉肥胖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高一般民眾對肥胖症的警覺,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逆轉肥胖、達成健康體位目標,台灣肥胖醫學會與臺灣兒科醫學會再度於國民健康署的委託指導下,召集相關學者專家,援引兒童及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的內容重點,將晦澀艱深的專業術語轉化成日常慣用的用字遣詞,完成「肥胖 100 問 +」,內容涵蓋體位之自我檢測、減重的優點、各類減重方法與心理調適建議等。除了釋疑解惑之外,更進一步提供有實證研究佐證的具體行動方法。

「肥胖 100 問 +」 打破兒童肥胖迷思,摘錄內容如下: 

Q1阿公阿嬤總是說小寶寶養得肥肥胖胖的,長大才會抽高?

答:很多人認為小時候胖一點,將來才有本錢長高,事實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研究證據】肥胖的孩子,在八歲之前身高會比其他孩子長得快,平均每增加一個單位的 BMI,每年就會長得比別人高 0.25 公分左右,尤其女生較男生更明顯。因此到了小學畢業時,很多胖胖的小女孩都是全班最高的。然而肥胖的孩子會比一般孩童提早約半年至一年達到生長高峰,接著就提早走下坡。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每多胖一個單位的 BMI,男生每年會比其他人少長 0.88 公分,女生則少長 0.51 公分,到了十八歲時,肥胖孩子的最終身高,甚至還稍遜一籌。

【可這麼做】為了讓孩子正常成長,別過分餵食!要健康,不要胖

Q2小時候胖若不控制,會讓我長大後更胖嗎?

答:小時候胖就是胖!長大後仍肥胖。

【研究證據】研究指出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長大後仍肥胖,而肥胖青少年更有三分之二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因此,小時候胖就是胖!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主要原因為飲食中脂肪比例較高、含糖飲料攝取增加、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及身體活動量不足,而導致過重或肥胖。

【可這麼做】兒童及青少年因在生長發育階段,因此不建議過度控制飲食,建議減少含糖飲料、高脂食物(如油炸物)、零食、點心等,並增加蔬菜及水果攝取與身體活動量為主,培養正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能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腹瀉反覆未好轉 應懷疑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自體免疫病難察覺 儘早治療抗病有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女人有無婦科病,通過觀看人中穴及兩邊周圍一般幾秒就看出。為什麼? 因為人中位於鼻與唇的正中部位,為先天精氣命門原氣之所候,臨床觀察此處確能顯現腎氣精微之盛衰,反應命火生機的存亡。年輕人的人中部位明潤而光澤無雜色,年老或腎虛病人則黯淡不華,腎氣衰虧,尤其命門火衰敗者更能出現...

閱讀詳情 »

如果你的年齡在25歲上下,你肯定記得那麼一張笑臉和一種聲音,她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也說不定曾經是你雜亂的宿舍床頭唯一一張乾淨的貼畫,你肯定知道現在這麼多的“玉女”,都起源於那個名字——周慧敏。  周慧敏確是女人中難有的絕品。看到四十多歲...

閱讀詳情 »

很多人可能都會存在著大腿肚內側黑的症狀,有些人可能不以為意,有些人則會覺得煩惱,想要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改善,使之變白,而這需要我們找出使大腿肚內側變黑的原因,然後採取正確的措施治療,那麼,究竟大腿肚內側黑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好呢? 大腿內側這種黑暗示有毒 雖然說單純的存在大腿肚內側黑的症狀並不會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