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一名45歲男子長期精神不濟,原本以為是工作壓力大而不以為意,直到左下腹持續悶痛、腰圍粗到褲子扣不起來,才驚覺不對勁,至醫院檢查發現脾臟腫脹,抽血化驗白血球數高達25萬,比正常值高出了足足50倍,竟是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也就是俗稱的血癌。
馬偕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鄭弘毅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芽細胞期三個階段,初期症狀為疲累、體重減輕、腹脹、發燒、食慾不振等,常被誤認是感冒或是太過操勞,半數以上的病人未察覺罹病,直到過度增生的白血球堆積在脾臟,造成脾腫大、左下腹脹痛、腰圍變粗、褲子穿不下,或健檢發現白血球過高,才檢查出病因,此時往往已發病1年以上。
鄭醫師補充說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因為患者體內染色體(第九對和第二十二對染色體)錯位,產生費城染色體,並同時出現白血病致癌(BCR-ABL)基因,導致血液或骨髓內不正常白血球過度增生,此病好發於40至50歲中年人,全台一年新增約200名病例。
早年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以化學治療加上干擾素為主,效果不彰。直到第一代標靶治療藥物問世,才有突破性的治療結果,經研究顯示10年存活率可達8成以上,但第一代標靶藥物仍有其副作用與侷限性,隨著醫學進展,近年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第二代標靶藥物問世,分子反應更好、療效更佳,9成以上病人可達到理想治療。
鄭醫師舉例指出,門診上有位55歲女性病人,3年前診斷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原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效果雖好,但出現腹脹、想吐、全身水腫等副作用,用藥一個多月後無法忍受,後來改採第二代標靶藥物作治療,服藥三個月後指數降到目標值,目前已持續用藥兩年半,白血球指數回復正常、病情控制良好。故鄭醫師建議,若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可考慮換用第二代標靶藥物。
依目前的國際共識,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最理想的治療反應是BCR-ABL基因降至國際標準值的0.0032%以下,也就是幾乎偵測不到,此時即稱為達到「MR4.5」。臨床顯示,第二代標靶藥物達到MR4.5的機率較第一代高,預期存活率及治療效果相對第一代標靶藥物更為理想。
鄭醫師強調,患者千萬不得因病情好轉或出現副作用,即自行調整藥量、甚至停藥,否則容易增加復發和治療失敗的風險,務必聽從醫囑,討論是否換藥,只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就能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平共處。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聚左旋乳酸 副作用雷射除毛 副作用小白球 副作用tra減重 副作用工作壓力大壓力大 英文落健洗髮精 副作用麻黃 副作用提神飲料 副作用安眠諾登 副作用牛樟芝功效 副作用野生牛樟芝 副作用人參功效 副作用美麗樂 副作用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3d聚左旋乳酸副作用工作壓力大症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工作壓力大怎麼辦工作壓力大 尋求解決管道
相關推薦
快新聞/立委質疑「機場邊境保全防護設備」不足? 莊人祥:沒有這種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制定「秋冬專案」來防堵。不過,立委林楚茵質疑,桃園機場邊境檢疫是外包給保全,可能因「專業知識」及「防護設備」等因素,造成邊境防疫出現漏洞。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回應說,機場所有工作人的防護裝備都有訂定相關SOP...
閱讀詳情 »快新聞/藍批「陰性證明入境」違憲 莊人祥:規劃「簽切結書」返台自費採檢
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在多國捲土重來,台灣也一連好幾天有新增境外移入。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1起實施「秋冬專案」,包含入境者均須附檢驗陰性證明,卻遭台商投書、國民黨痛批「違憲」,另有民眾轟持陰性證明仍免不了檢疫14天,是多此一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直言,「以前外國人都是這樣...
閱讀詳情 »冬季需要補腎!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如何補?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 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
閱讀詳情 »快新聞/首例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台! 50多歲迦納台商今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案619),自迦納返國。莊人祥表示,案619今年2月至迦納經商,10月下旬曾接觸確診個案,因有返臺探親需求,11月4日於當地進行採檢,11月5日檢出陽性確診。個案原於自宅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