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潮健康/專題報導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是什麼?  哪些人容易發生?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發生原因為腦部的「中腦黑質」、「基底核」與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退化有關,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

 

帕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目前致病機轉仍未有明確原因,部份研究認為與接觸化學藥品、重金屬有正相關,約有5%-10%屬於家族遺傳性,與特定基因有關。長期接觸農藥、頭部外傷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有哪些症狀?  有哪些治療方式?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多巴胺神經元持續凋亡後,會引起各種動作障礙症狀。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最常見的四大症狀合稱為「TRAP」:T(Tremor)是顫抖。R(Rigidity)是僵硬。A(Akinesia)是動作遲緩。P(Postural instability)是步態不穩。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的病情分期,則依據「Hoehn&Yahr stage」分為1-5期:

 

第1期:症狀影響身體單側 (如顫抖、僵硬),尚可行走。

第2期:症狀影響身體兩側不影響平衡。

第3期:身體中軸受影響,因平衡系統出問題而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第4期:失能逐漸嚴重,雖可行走或站立,但日常生活需親友協助。

第5期:需長期臥床或坐輪椅,無法自行走動。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治療藥物之一,是補充腦部的「左多巴胺」,可幫助身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其他有效治療藥物尚且包括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乙醯膽鹼等藥物。

另外,也有「深腦刺激術」的手術治療,經外科手術將晶片植入大腦,通常適合年齡較輕、症狀明顯、藥物控制不良的患者進行。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愈走愈慢怎麼辦?  有哪些方式可幫助?

帕金森氏症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步態凍結等情況。有相關症狀時,建議進行緩和、柔軟類型的運動,也可練習有氧運動,搭配復健來訓練平衡感,能改善靜止性震顫、手抖等問題。但要避免太激烈的運動訓練。行動不穩的患者可介入輔具,幫助行走並減少跌倒。

除了運動與復健,也可搭配可發射雷射光的陪步器、健走杖或單手杖,幫助起步與動作困難的狀況。在使用輔助型器材前,應先諮詢高齡醫學科或神經科醫師。

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的迴路受影影響,藉由發射雷射光的科技陪步器,可啟動大腦的神經迴路,透過投射至地面的雷射光線,以「視覺刺激」的方式引導步伐,幫助行走更為順暢。

 

延伸閱讀: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中風會引發帕金森氏症? 醫師提醒「3動作」防血管病變傷大腦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越吃越少,當心是「老人厭食症」大警訊!尤其國際研究結果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董氏基金會進一步提醒民眾,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建議食物的選取:以容易咀嚼、消...

閱讀詳情 »

潘以泓/台北報導 致力於推廣植物精油的現代精油協會今日(10/2)舉行了一場寵物精油活動,將近4000名主人帶著心愛的寵物、毛小孩參與活動,除了貓狗等大眾常見的毛小孩之外,像是烏龜、肥鼠、天竺鼠、蛇等各式各樣寵物都現身線上寵物精油活動,現代精油協會理事長熊觀明提到,這是史無前例的活動,舉辦這個活動的...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政府於10/2-3設立長者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大型接種站,為縣籍65-74歲及具原住民身分為55-64歲以上施打,今日縣長楊鎮浯巡視各鄉鎮大型接種站,有感施打作業順利流暢秩序非常良好,感謝長者踴躍接種,四大接種站預計接種約2,200人,常住人口的覆蓋率逐漸提高,金門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但除了飲食習慣之外,胃幽門桿菌更是可怕的潛在殺手!醫師提醒,感染後雖然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但長期感染幽門桿菌幾乎都會導致慢性胃炎,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更大幅提升,一定得要及早治療根除胃幽門桿菌,才能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聯安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