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潮健康/專題報導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是什麼?  哪些人容易發生?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發生原因為腦部的「中腦黑質」、「基底核」與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退化有關,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

 

帕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目前致病機轉仍未有明確原因,部份研究認為與接觸化學藥品、重金屬有正相關,約有5%-10%屬於家族遺傳性,與特定基因有關。長期接觸農藥、頭部外傷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有哪些症狀?  有哪些治療方式?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多巴胺神經元持續凋亡後,會引起各種動作障礙症狀。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最常見的四大症狀合稱為「TRAP」:T(Tremor)是顫抖。R(Rigidity)是僵硬。A(Akinesia)是動作遲緩。P(Postural instability)是步態不穩。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的病情分期,則依據「Hoehn&Yahr stage」分為1-5期:

 

第1期:症狀影響身體單側 (如顫抖、僵硬),尚可行走。

第2期:症狀影響身體兩側不影響平衡。

第3期:身體中軸受影響,因平衡系統出問題而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第4期:失能逐漸嚴重,雖可行走或站立,但日常生活需親友協助。

第5期:需長期臥床或坐輪椅,無法自行走動。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治療藥物之一,是補充腦部的「左多巴胺」,可幫助身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其他有效治療藥物尚且包括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乙醯膽鹼等藥物。

另外,也有「深腦刺激術」的手術治療,經外科手術將晶片植入大腦,通常適合年齡較輕、症狀明顯、藥物控制不良的患者進行。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愈走愈慢怎麼辦?  有哪些方式可幫助?

帕金森氏症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步態凍結等情況。有相關症狀時,建議進行緩和、柔軟類型的運動,也可練習有氧運動,搭配復健來訓練平衡感,能改善靜止性震顫、手抖等問題。但要避免太激烈的運動訓練。行動不穩的患者可介入輔具,幫助行走並減少跌倒。

除了運動與復健,也可搭配可發射雷射光的陪步器、健走杖或單手杖,幫助起步與動作困難的狀況。在使用輔助型器材前,應先諮詢高齡醫學科或神經科醫師。

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的迴路受影影響,藉由發射雷射光的科技陪步器,可啟動大腦的神經迴路,透過投射至地面的雷射光線,以「視覺刺激」的方式引導步伐,幫助行走更為順暢。

 

延伸閱讀: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中風會引發帕金森氏症? 醫師提醒「3動作」防血管病變傷大腦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新加坡隱形牙套品牌與亞洲各地牙醫師合作,打造適合亞洲人的3D隱形牙套,憑藉統一且透明的價格,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該品牌舉辦微笑升級之旅記者會時,由吳姍儒Sandy於現場分享配戴體驗,希望愛美的人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矯正方式,展現自信的微笑。 吳姍儒表示自10月初金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日本土加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2男1女分別自波蘭、德國以及印尼入境。 陳時中表示,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

閱讀詳情 »

記者張耀元/台北報導 林宜蓉醫師是台灣少數擁有『國際植髮ISHRS認證』的權威醫師,並榮獲植髮醫學會頒發『最佳實踐尖端科枝賞』的最高榮譽, 美國工程師Harry 利用到台灣科技大廠實習一年的機會,特地從南科北上,指名林宜蓉醫師為他完成植髮的夢想。 由於美國植髮費用是台灣的兩倍以上,加上台灣的醫療水準...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於11月17日在新竹醫院舉辦「創新醫療:支氣管鏡熱蒸氣消融術」成果發表會,邀請新竹市衛生局醫政科林素芬科長等貴賓,共同見證醫療團隊的優秀表現,醫療團隊的努力讓該院的醫療水準更上一層樓;這場成果發表會現場上,新竹臺大分院也特別邀請接受熱蒸氣消融術成功的個案高先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