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調查顯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前三高,難以擺脫「洗腎王國」之名。一般民眾對於洗腎者印象往往都是「高齡者」,但其實年輕洗腎者比例也不低,而導致年輕就洗腎的元兇之一,就是佔據洗腎人口比例約5%至10%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50%遺傳機率 「多囊腎」腎臟水泡持續增生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屬於染色體基因變異造成的遺傳性疾病,患者不分男女均有約50%的機率會遺傳給子女,求診患者中大多都有相關家族病史,僅有約10%是個體基因變異導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高治圻醫師表示,因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又有「多囊腎」、「泡泡腎」等別稱。 

初期症狀不明顯 隨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惡化

高治圻醫師分享,多囊腎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初期就發現多囊腎普遍因為定期健檢。然而,臨床經驗而言,患者普遍仍是在40、50歲後,隨年齡增長,水泡大小、數量、增生速度增加,直到佔據了正常組織生長空間,且影響到腎臟功能才被診斷出來。

多囊腎初期主要有高血壓、泡泡尿等臨床表現,隨水泡數量增加,可能會出現腹痛、腰酸背痛等類症狀。但過去因藥物發展限制,無藥可直接控制病程惡化,僅能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控制血壓等方式減緩病情發展。

多囊腎口服藥物利大於弊 可申請健保給付

近年來醫藥科技蓬勃發展,終於開發出多囊腎口服藥物。多囊腎口服藥物可減緩水泡增長、變大以及增加的速度,進而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高治圻醫師強調,多囊腎口服藥物已獲得健保給付,患者治療經濟負擔大幅降低。

高治圻醫師說明,此藥目前最顯著的副作用就是頻尿,但患者不用過度擔心,可以透過調整服藥時間,減緩夜間頻尿情況,有望恢復睡眠品質。整體來說多囊腎口服藥物還是利大於弊。

注重飲食少油、少鹽 避免激烈運動

不管是什麼疾病,除了尋求醫師診斷治療之外,患者的積極配合也相當重要,多囊腎患者除藥物輔助外,平時也要注重低油、低鹽飲食,保持適當體重,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高治圻醫師建議,多囊腎患者為避免腎臟水泡破裂、出血甚至感染,應儘量避免激烈運動,但為維持正常肌力,適量運動還是必須,如因擔心就完全不動,反而會產生肌少症、提早衰弱等問題。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的「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已將首批疫苗運往非洲西部國家迦納,為了讓接種者減輕副作用疑慮,世衛擬定「無過失補償計畫」,只要是透過COVAX平台取得並施打新冠疫苗,而出現現嚴重副作用,均獲得補償。不過,範圍僅限於92個較貧窮國家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標把治療經常需要檢測,確認癌細胞異常基因,才能使用藥物治療,但目前健保給付僅針對個別基因,經常要多次檢查耗時耗財;今(26)日衛福部健保署召集癌症專家,討論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給付,雖尚未有定論,但傾向小框定範圍(Panel),將來有共識形成決議將由衛福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昨(25)日首批牛津AZ疫苗已經送達西非迦納,共計60萬劑給當地民眾施打。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曾說,預計本周將收到COVAX通知,告知我方首批配發劑量與時間,發言人莊人祥今(26)日下午說,目前仍然...

閱讀詳情 »

演藝圈不乏漂亮女星,但可以從年輕一直維持美貌到老的可就真難得,除了臉上的抗老保養需精挑細選外,連吃進的食物也要吃對才行!以下就來解開傳說中的抗老防腐劑飲食秘訣,搭配勤勞保養更加乘~   #飲食抗老保養|三餐規律,正常飲食 為了減肥禁食,或是三餐不規律,都容易造成身體負擔,身體獲得不了足夠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