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調查顯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前三高,難以擺脫「洗腎王國」之名。一般民眾對於洗腎者印象往往都是「高齡者」,但其實年輕洗腎者比例也不低,而導致年輕就洗腎的元兇之一,就是佔據洗腎人口比例約5%至10%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50%遺傳機率 「多囊腎」腎臟水泡持續增生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屬於染色體基因變異造成的遺傳性疾病,患者不分男女均有約50%的機率會遺傳給子女,求診患者中大多都有相關家族病史,僅有約10%是個體基因變異導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高治圻醫師表示,因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又有「多囊腎」、「泡泡腎」等別稱。 

初期症狀不明顯 隨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惡化

高治圻醫師分享,多囊腎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初期就發現多囊腎普遍因為定期健檢。然而,臨床經驗而言,患者普遍仍是在40、50歲後,隨年齡增長,水泡大小、數量、增生速度增加,直到佔據了正常組織生長空間,且影響到腎臟功能才被診斷出來。

多囊腎初期主要有高血壓、泡泡尿等臨床表現,隨水泡數量增加,可能會出現腹痛、腰酸背痛等類症狀。但過去因藥物發展限制,無藥可直接控制病程惡化,僅能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控制血壓等方式減緩病情發展。

多囊腎口服藥物利大於弊 可申請健保給付

近年來醫藥科技蓬勃發展,終於開發出多囊腎口服藥物。多囊腎口服藥物可減緩水泡增長、變大以及增加的速度,進而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高治圻醫師強調,多囊腎口服藥物已獲得健保給付,患者治療經濟負擔大幅降低。

高治圻醫師說明,此藥目前最顯著的副作用就是頻尿,但患者不用過度擔心,可以透過調整服藥時間,減緩夜間頻尿情況,有望恢復睡眠品質。整體來說多囊腎口服藥物還是利大於弊。

注重飲食少油、少鹽 避免激烈運動

不管是什麼疾病,除了尋求醫師診斷治療之外,患者的積極配合也相當重要,多囊腎患者除藥物輔助外,平時也要注重低油、低鹽飲食,保持適當體重,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高治圻醫師建議,多囊腎患者為避免腎臟水泡破裂、出血甚至感染,應儘量避免激烈運動,但為維持正常肌力,適量運動還是必須,如因擔心就完全不動,反而會產生肌少症、提早衰弱等問題。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介入 降低酒駕犯了再犯阿正是一家之主,今年50歲,平時是工地師傅,年輕時候常和朋友聚聚,偶而喝點小酒,哪知越喝越習慣,如果不喝點酒,身心就感到煩躁甚至睡不著,所以這二十年來幾乎每天都會小酌一番。酒一喝就很難停下來十年前,父親過世時,也曾經想過自己必須要撐起家計,切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迎接暑假到來 家長應多注意孩子口腔健康一名國小生在校乖巧禮貌,但卻不愛笑,才被老師發現原來是因滿嘴蛀牙,害怕被同學嘲笑,經由牙醫治療後,這名國小生才願意再次展開笑容;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緊接著迎接暑假到來,外食機會恐變多,家中孩子的牙齒健康更應做好把關工作,擁有健康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體重過重心肺衰竭 減重才脫險彰化縣一名41歲林姓男子,168公分高,體重卻重達146公斤,一個多月前出現急喘、呼吸困難等症狀,緊急就醫後,醫師發現男子下肢水腫發黑,血壓低到60mmHg以下,用了100%純氧,血氧飽和度也不到80%,生命徵象極不穩定,加上原本就有三高問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本腦炎現蹤新北市現值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民眾不可不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也是新北市今(2017)年首例,個案為56歲女性,6月11日因發燒、頭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6月15日因出現語言表達困難及肢體抽動等情形,至醫院就醫後即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