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乳癌殺手「遺傳性乳癌」 醫籲基因檢測找標靶

年輕乳癌殺手「遺傳性乳癌」 醫籲基因檢測找標靶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6歲乳癌患者,40多歲即罹癌,近來因癌症轉移,又罹患卵巢癌,轉院治療。個管師發現,她的家族姊妹也有乳癌、卵巢癌病史,基因檢測證實有遺傳性致癌基因「BRCA」突變,施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情況改善許多,目前持續用藥。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醫療長葉大成呼籲,年輕、有家族史等遺傳高風險因子乳癌患者,應基因檢測,有合適藥物越早介入越好。

遺傳性致癌基因「BRCA」 乳癌風險高5倍

年輕乳癌殺手「遺傳性乳癌」 醫籲基因檢測找標靶葉大成醫師表示,一般人罹患乳癌的機率約12%,若有遺傳性致癌基因「BRCA」突變,帶有「BRCA1」機率約65%,「BRCA2」機率約45%,幾乎是常人5倍,也容易罹患卵巢癌。

醫師指出,年輕、三陰性乳癌,有家族史(二、三等親內),包含男性乳癌、前列腺癌,都是遺傳性乳癌的危險因子,臨床上要提高警覺,其治療策略和一般乳癌不同。

遺傳性乳癌特殊 醫籲「BRCA」基因檢測

針對遺傳性乳癌特性,葉大成醫師提到,雖無研究證實,但臨床觀察發現,似乎有易轉移的傾向。醫師強調,目前機轉不明,推測這類遺傳性乳癌,因為基因突變,即使手術切除腫瘤,其他細胞仍存有突變基因,且「BRCA」與基因修復有關,若沒相對應治療,癌症轉移機率相對較高。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主任謝惠珍補充,遺傳性乳癌常發生在「三陰性乳癌」和「荷爾蒙陽性乳癌」,若用一般乳癌的治療方式,化療不容易抑制,容易惡化或轉移,因此需要特定治療。

「BRCA」基因突變乳癌 有合適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遺傳性乳癌重點是診斷分型,確認BRCA基因突變存在,有合適標靶藥物。」葉大成醫師指出,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可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適用在原發性癌症的手術前的前導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或用於癌症轉移後,與化療併用,有助改善存活率。

不過,葉大成醫師提醒,「PARP抑制劑」副作用是有疲憊感,但化療的副作用相較明顯。謝惠珍主任補充,其實使用兩個月後副作用會改善,且因癌症也改善,許多症狀會趨緩,病人情況漸佳,已有許多患者使用4個月以上,鼓勵患者有風險應檢測,至少是一個機會。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團隊 診斷、遺傳諮詢下苦功

為給予乳癌患者最好治療,葉大成醫師說,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在乳癌診斷下了很大功夫,由於年輕乳癌患者較不適合乳房攝影,因此引進3D立體超音波,施行全乳房篩檢,減少死角且更早發現病徵。

謝惠珍主任則說,澄清醫院團隊,無論是早期乳癌、三陰性乳癌、高惡性和轉移性乳癌,經驗豐富,且除了專科醫師,還有提供乳癌遺傳諮詢的個管師,可以找出高風險患者,給予精準的治療建議。此外,醫院每季舉辦乳癌家族遺傳基因的座談會,讓民眾了解遺傳癌症風險,及早預防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已擴散該怎麼辦? 醫籲這兩項檢測要做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在今(12)日上午在記者會上繼續說明抗疫措施。 另外7~12歲的國小學童都不能打疫苗,鄭文燦昨(11)日宣布桃園市內的學校提早放寒假。鄭文燦表示,桃園市的疫苗覆蓋率第1劑85%、第2劑74%,外籍移工的第1劑接種率達到82.2%。現在桃園市內,65歲以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氣溫下降之際,民眾會多穿衣物、使用暖暖包等方式來保暖度過寒流。然而有部分民眾認為嚼檳榔可以禦寒,忽略了檳榔會致癌的事實,反而變成「吃在嘴裡、壞了身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證實,檳榔本身就是一級致癌物!嚼檳榔容易罹患口腔癌;不僅如此,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嚼食檳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許先生因右上牙齒變黑疑似蛀牙,至牙科求診,諮詢是否要做根管治療。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右上第一大臼齒蛀牙,且牙髓壞死,決定先進行根管治療,且因右上第一大臼齒大範圍的蛀牙,齒質脆弱,並考量美觀,與許先生討論治療計畫後,決定以全鋯冠修復牙齒外型及恢復功能。贗復牙冠 恢復功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外電報導】肝、腎、心等器官來源有限,捐心臟更是稀有,不少患者等不到器官移植,人就走了。根據美國《CNN》報導指出,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最近完成了基因改造豬心臟移植案例,創醫學紀錄,如果預後狀況良好,將可解決器官短缺的困境。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於1月10日發表聲明,這項「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