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連續夜咳 恐是氣喘在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春季日夜溫差大,呼吸道疾病求診的比例明顯增加,特別是嬰幼兒最常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郭昶宏表示,近期正逢天氣轉變,氣喘病童就診明顯增加二至三成,其中不乏有新的氣喘孩童,許多病童都是因嚴重咳嗽被送醫,才發現是氣喘,而延誤治療時機。醫師表示家長應對感冒和氣喘的差異性有一些初步了解,並讓氣喘兒從小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改善氣喘症狀,任意停藥恐對孩童造成永久不可逆的傷害。

氣喘感冒症狀易混淆

郭昶宏醫師指出,氣喘為一種慢性支氣管發炎症狀,長期持續發炎,所以對環境、氣候變化、冰涼食物、激烈運動、感冒等誘發因子較為敏感,幼童罹患氣喘與先天的基因和體質有關,家中父母或一等親內家屬患有氣喘,生出氣喘兒的機會相對較高,全台每10位孩童即有1位是氣喘兒。

小兒氣喘的主要症狀為長期且慢性的咳嗽,但因家長對於這兩種疾病症狀無法辨別,因此易將氣喘與感冒混淆,常常到處求醫看感冒,卻不見孩子咳嗽症狀好轉。郭昶宏醫師指出,若孩童連續咳嗽超過兩周以上,且多於晚上、清晨時較嚴重,則有可能為氣喘,家長不可不慎。除長期咳嗽外,氣喘也可能產生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任意停藥恐造成不可逆傷害

郭昶宏醫師提醒治療氣喘最忌諱任意停藥。診間觀察發現,多數家長會因孩子接受治療2-4周後症狀消失或減緩,認為康復而停止用藥,但事實上,氣喘的慢性發炎為漫長且持續,需要經過長期控制才能有效改善,斷然停藥不僅會影響氣喘控制,甚至會導致氣管纖維化,促使呼吸道內纖維組織與平滑肌細胞增生,而讓氣管變狹窄,長期下來,恐對氣喘兒造成永久不可逆的後果,對於未來氣喘控制與支氣管發炎改善也會相對困難。

階段性治療控制氣喘症狀

目前氣喘治療屬階段性治療,醫師會依據病患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年齡、其它過敏因子、使用藥物反應狀況等,為患者搭配用藥,通常以3個月為評估階段,並建議患者每月回診追蹤。氣喘控制藥物分為短效型與長效型用藥,短效型用藥能達到氣喘發作當下的症狀排解,唯有長效型用藥能有效控制並改善支氣管發炎狀況。郭昶宏醫師表示,許多家長擔心氣喘用藥中的類固醇會讓孩子產生月亮臉、水牛肩、肝腎功能影響、長不高、發育不良等後遺症,但其實氣喘吸入劑中類固醇含量低,並不會造成孩童身體負擔,且許多臨床研究也早已排除氣喘用藥影響發育的可能性,家長可讓孩童放心使用。

郭昶宏醫師最後強調,氣喘患者要有效控制氣喘,應定期回診、確實用藥,最後醫師提醒家長可搭配悠遊氣喘APP輔助監控氣喘,協助幼童在治療氣喘的路上更加事半功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孩子開學後依舊有收假症候群的現象嗎?其實不僅是孩子,許多成年人在面對連假後的上班日,也可能會有類似情況出現。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身心科陳致遠主任指出,結束史上最長的暑假,許多孩子可能會出現不想上課的念頭,不僅可能有食慾降低、睡不好,甚至也會影響情緒,導致憂鬱、精神不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自南非、越南、日本入境;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第九輪公費疫苗施打,將提供BNT疫苗及高端疫苗。今日本土+0 境外+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女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6歲林媽媽為政府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後首波受惠者,成功受孕1個多月,她指出,結婚多年遲遲無法受孕,連續5年接受人工生殖療程,均告失敗,可說是心力交瘁。這次接受補助,減輕經濟壓力,「沒想到好孕來得這麼快!」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表示,國人普遍晚婚晚育,為挽救生育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家81歲的阿嬤最近一直覺得我媽媽(阿嬤的媳婦)偷她的東西。甚至,不吃我媽媽為她準備的東西,也不讓她照顧,而且情緒變得激動不安,時而消沉,時而易怒,晚上都不睡一直吵我們,造成家裡照顧者不小負擔。」鹿港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莊睿样分享門診中遇到的個案。失智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