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幾歲前叫性早熟?怎避免提前轉大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幾歲前叫性早熟?怎避免提前轉大人?

發育又早又快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這有可能是性早熟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正常孩童的發育過程來說,男生在9至14歲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女生則是8至13歲,如果在此之前就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性早熟。女生最明顯性徵是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發育階段男孩生殖器改變不容易辨識,有些男孩聲音比較粗,以致變聲現象不明顯,家長應多觀察,不要輕忽男孩的轉變。然而臨床上7到9成女孩性早熟發生原因不明,也就是所有檢查包括腦部影像學檢查都正常,則稱為「特發性性早熟」。

 

性早熟恐提早結束長高期

小孩子長不高,父母藥補、食補的結果,造成近年來兒童性早熟現象越來越普遍,年齡也有越來越提前的趨勢。然而性早熟不僅性荷爾蒙分泌增加,就連生長激素也一併增加,使得孩子常常在兒童時期就到達生長高峰,甚至在10歲前身高發展就開始延遲、停滯,讓父母以為是自己小孩發育比別人好、「鶴立雞群」而高興不已,卻不知早熟也會使骨骼年齡加速進展,提早癒合。青春期是小孩子長高的最後黃金期,青春期前期指的是10-14歲、青春期後期則是15-20歲,而青春期造成身高不足的五大因素,包括:睡眠、運動、營養、基因、心情。

 

每天10點前上床睡足8~9小時、多運動

孩子長高主要是因熟睡時,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刺激骨骼上下兩端的生長板,讓骨頭變長,進入青春期後,體內分泌的性荷爾蒙雖然會加速長高,但同時也會加速關閉生長板,只要閉合,孩子就完成長高發育。生長激素在晚上8到12點間分泌最旺盛,10點前上床睡覺,睡足8~9小時,並多運動。

 

什麼食物容易造成性早熟?

現在的小孩發育比較越來越提前,很有可能都是因為吃了過多含有生長激素的肉類、牛奶,例如草莓、大棗、芒果、櫻桃、葡萄、含生長激素的肉類、過量保健品、口服液、牛初乳、蛋白粉、人參、蜂王漿、花粉、高熱量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蛋糕、烤肉串、炸薯條、甜飲料等)加工食品,以及環境賀爾蒙!跟肥胖脂肪一樣會擾亂人體激素分泌,導致早熟、發胖、無法長高。

 

成長期所需營養:一天3 ~ 5份蔬菜,2 ~ 4份水果、低脂乳品1.5 ~ 2杯、豆魚肉蛋類要控制在3 ~ 5份(注意一份肉的大小為一個巴掌大),父母應慎選食材讓孩子充足多元的攝取營養。並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用塑膠製品盛裝熱食熱飲,外食自備餐具等,家長在生活中多加預防,均衡飲食、多運動,避免肥胖,才是健康成長的正確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日前,一名58歲的陳女士,喪偶多年、無房事,卻長期苦於慢性尿路感染,服用2年藥物症狀一直沒改善,且尿中常有黃白色懸浮物和臭味,時常會排尿疼痛,直到最近接受了X光後,發現有很大的鈣化影像,且位於膀胱位置的下方,後來經過陰道內診,確診為少見的尿道憩室結石,約4&tim...

閱讀詳情 »

水佔人體組織成份三分之二,是維持生命及健康的重要元素,多喝水除了能加速新陳代謝以外,還能養顏美容、促進排便、調節體溫、止咳化痰…等等。真是所謂喝水總比吃藥好呀!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cc左右的水分,但是不要喝茶代替水分,因為茶有利尿作用,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生活作息正常、愛運動,但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請注意,當心你可能也是罹患直腸癌的危險族群之一!日前,有一名38歲的賈小姐,平日上班忙碌、工作壓力大,且三餐在外,愛吃油炸類食物、麻辣鍋等,雖然平常保有愛運動的好習慣,但因她有10多年的痔瘡病史,總是認為血便是痔瘡所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警政署統計指出,近3年來平均每年都有逾3400人失蹤老人,每天近10位老人失蹤,且一旦遇到嚴峻寒冬時,失蹤老人容易因失溫而危及生命,日前,有位因不幸走失而往生的老年人,在公車上表示搭公車去哪裡都好,在馬路上不理會紅綠燈等危險用路行為,這些現象已超越正常範圍。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