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得了青光眼就只能等失明? 眼科醫師告訴你真相是…

得了青光眼就只能等失明? 眼科醫師告訴你真相是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得了青光眼到底會不會變好,是很多患者心中共同的疑問?一名65歲男姓計程車司機,生活習慣良好不菸不酒,開車時卻發現,常有機車突然轉進來都看不到,而受到驚嚇,以為是白內障前往眼科看診,經由亞洲附醫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檢查後發現視神經偏薄,進一步安排照像、視神經掃描,以及最重要的視野檢查,結果外側視野有缺損情形,雙眼被確診為中等程度青光眼,開始使用青光眼藥物後,眼壓降為17、18mmHg,每三個月回診追蹤,目前視力及視野缺損維持穩定。
眼壓正常就不會得青光眼? 「視野缺損」更要注意

黃毓璇醫師表示,之前常會有青光眼患者期待,視野缺損的情形是否按時點藥後,就會減少或消失,基本上是不會的,當病人開始治療後,最理想的狀況就是青光眼被控制不要再惡化下去,這樣就算是成功了。
還有民眾常見的迷思是,眼壓正常就不會罹患青光眼?事實上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眼壓其實是「正常的」,視力也還沒開始模糊,出現症狀反而是很容易忽略的「視野缺損」;這也是確診青光眼後,很快導致失明的原因之一。
視神經慢慢萎縮死亡 慢性青光眼視力「無聲殺手」
青光眼其實就是視神經慢慢萎縮死亡,因為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最終導致完全失明,又分急性青光眼及慢性青光眼。黃毓璇醫師說明,常見的危險因子為血壓較低、運動量較少、高度近視者、血脂肪較高、年長者等皆可能罹患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因眼壓急遽升高,常見症狀有視力變模糊、眼睛脹痛、眼睛紅、眩光(看物品時周邊會有光暈感)、合併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而慢性青光眼較常見,早期幾乎沒有徵兆,視神經受損卻不自覺,此時才就醫,通常會有明顯的視野缺損,青光眼可說是視力的「無聲殺手」。
青光眼雖無法完全治癒 但與醫師合作可獲控制

黃毓璇醫師指出,目前青光眼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雷射治療、手術治療。各種型態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會先採用藥物與雷射控制,若不能完全控制時,再以手術治療。

基本上,一旦確診為青光眼,通常需要點藥一輩子,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須長期使用藥物控制,以及定期回診追蹤。總而言之,青光眼雖然不是一個能夠完全治癒的眼疾,但只要及早正確診斷治療,並信賴眼科醫師密切合作,是維持眼睛最佳狀況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不是眼壓正常就沒事 這眼疾正在偷走「你的視野」

別讓青光眼偷走你的視力 按時點藥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我國今(2019)年第1階段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1月15日開打,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針對為何將學生及醫事人員列第1階段開打對象,及如何保障學生家長「知」的權利,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謹說明如下:   Q:為何將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列為第1階段開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經歷一天的疲憊,下班後總覺得腳腫腫脹脹的,誤以為腎臟出了問題。郭大維中醫師表示,在中醫的觀點,水腫問題其實不只是腎,還有膀胱和脾經出了問題。因為脾臟主導水的運輸,同時也掌握體內濕氣的去留,所以顧好脾臟的健康不僅可消水腫,還能兼顧養生。最懂穴道的郭醫師,告訴大家消除水腫的三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王小弟就讀國小四年級,從小長得又高又胖,體重一直是同齡孩子的95%以上,讓他頗為自卑,日前校內健康檢查更意外發現肝指數(GPT)比正常值高出數倍,經抽血和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脂肪肝炎,所幸透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和運動後,肝臟發炎獲得改善,肝指數也恢復正常,讓他重建信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演藝圈最大事件就是藝人余天女兒直腸癌於術後復發,轉移至肝及肺部。余天女兒約兩年前接受直腸癌手術,術後接受保護性化學治療,其目的在於降低癌症復發機率,但並不保證癌症就不會復發;而據媒體報導,余小姐在完成保護性化學治療後,並無接受規律之追蹤檢查,而最近檢查追蹤發現同時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