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

氣溫驟降!年紀大及慢性病患者,應留意居家心血管健康。一位71歲男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在診所長期服藥,一年多前因突發性頭暈、心悸掛急診,十二導程心電圖顯示陣發性心房顫動,在藥物控制下很快回到正常竇性心律。另外在跟病人和家屬討論後,配合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減少腦中風風險,目前持續穩定追蹤治療。

心房顫動是普遍但需要注意的心律不整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心房顫動」是指心跳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近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加劇,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亦隨高齡人口增長而越來越高,心房顫動的盛行率也明顯增加。

蔣俊彥表示,心房顫動在心臟血管內科門診中,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會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甚至胸悶等症狀,常常發生在年紀大的病人。尤其本身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旦發生心房顫動,有時就會產生嚴重的肺水腫,甚至休克。

腦中風無形殺手「8危險因子」分數評估
心房顫動也是中風的無形殺手,許多心房顫動的病人因其症狀不明顯常忽視,其實容易導致心臟左心房左心耳的位置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隨著心臟搏動把血栓打到身體各處,就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血管栓塞的併發症。研究顯示,有2~3成的腦梗塞是因為心房顫動所引起,其血栓風險依病患本身共病多寡,恐有不同程度的中風危險。
根據中風風險評估工具(CHA2DS2-VASc),以「8項危險因子」評估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風險。蔣俊彥解釋,分數越高,代表每年的中風風險越高。如果8項總分大於或等於2分,治療上則建議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 心衰竭:1分
  • 高血壓:1分
  • 年紀超過75歲:2分
  • 糖尿病:1分
  • 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腦缺氧:2分
  • 心肌梗塞或周邊血管動脈疾病:1分
  • 年紀介於65到74歲:1分
  • 女性:1分

心房顫動的抗凝血藥物治療方法
蔣俊彥進一步說明,由於心房顫動容易在心臟左心耳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栓塞,恐增加病人發生中風比例3~5倍,為病人身體及工作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使得心房顫動抗血栓,在臨床治療上格外重要。

心房顫動最主要的藥物治療為抗凝血藥物,可以減少心臟血栓的形成,進而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發生,但近年來手術方面(如:冷凍電燒手術、迷宮手術和左心耳封堵術)來預防血栓也愈來越普遍,醫師須整體考慮病人身體狀況和出血風險,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

過去用來預防血栓的維他命K抗凝血藥物,因出血風險高與食物或藥物上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干擾藥物濃度波動,成為使用該藥最主要的2項缺點。而近10年來,已有4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引進台灣,亦已於2012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除使用上較方便以外,出血副作用及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風險,也比傳統抗凝血藥物減少許多。

蔣俊彥也補充,近日時序已進入深冬,氣溫明顯驟降,提醒民眾須留意自己的脈搏跳動,如心臟出現「小鹿亂跳、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由於心房顫動成因複雜,必須全面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充分討論及了解不同治療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國際間的最新觀察報告紛紛出爐,重症率較Delta變異株下降最多可達8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3)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分析英國、南非以及蘇格蘭發表的最新觀察報告指出,染Omicron後住院比率均較Delta來得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精準揪出潛藏的病灶,每個人一生多少都會接受大大小小的醫療影像檢查,小到看牙科、大到頭顱電腦斷層掃描,但因為檢查曝露到多少輻射量一向叫人擔心?健保署今(23)日宣布開放新服務,即日起,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健康存摺」APP,登入健康存摺嚐鮮版,在首頁點選就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近年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也讓不少人開始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人面臨無謂的風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產兒最怕發生新生兒敗血症,不但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等問題,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而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同時也證明腸道的細菌可因此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因此若能夠改善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