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發作是什麼感覺? 只有突然、劇烈的擠壓胸口痛? 

心臟病發作是什麼感覺? 只有突然 劇烈的擠壓胸口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有人形容心臟病發作的感覺就像一隻大象坐在胸口一樣,是突然、劇烈、擠壓性的胸痛。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心臟病專家維努·梅農(Venu Menon)醫學博士說,這樣的形容無疑是經典的介紹。但這並非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會經歷的情況。只有少數患者有這些典型症狀,很多其他患者是其他非典型的症狀,甚至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

心臟病發作 這些未懷疑過的症狀

梅農博士說,心臟病發作時最常見的症狀有:

1. 胸口灼燒感:心臟病發作的感覺類似胃酸逆流。

2. 呼吸急促:有些心臟病發作是不會引起疼痛的,無聲的心臟病發作常見於糖尿病、老年人和接受搭橋手術的患者中。

3. 極度疲勞:疲勞症狀在老年患者中最為常見,因此很可能被誤診為流感疾病。

4. 噁心和出汗:噁心或出汗時很可能伴隨劇烈的胸痛,通常伴隨心臟下壁的心臟病發作。

何時撥打119? 出現以下情況快送醫

梅農博士提到,雖然上述的胃灼熱感、呼吸困難和其他微妙的症狀並不完全是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因此要與其他疾病區分是有困難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撥打119:

1. 症狀時突然出現並持續超過5到10分鐘。

2. 休息時會出現呼吸急促和胸部不適。

3. 出現症狀且是中老年人,並且有吸煙史、糖尿病史或心臟病家族史。雖然停經前婦女通常不會引起心臟病發作,但有吸煙、糖尿病或卵巢功能障礙的年輕女性容易受到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胸痛都是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其疼痛很可能與心臟沒有關聯,比如其疼痛可能只是短暫、持續幾秒鐘;很可能像刺痛的感覺;疼痛出現在胸部一個小的區域;當你按壓胸部或移動手臂時會感到疼痛;疼痛會放射到腹部和腿部位置。

心臟病發作時 不要開車去急診室

梅農博士強調,假如有上述心臟病發作的症狀,請撥打119送醫,千萬不要自行開車,或者是請朋友開車送你前往急診室,以免前往醫院的途中出現危及性命的狀況。也提醒民眾,預防心臟病發作的最佳方法就是健康飲食、保持運動、避免吸煙、控制三高疾病、定期健康檢查等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心臟病患可施打新冠疫苗? 台大醫:降低重症死亡機率 

94歲阿公爬樓梯又暈又喘 竟是瓣膜性心臟病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未來可望免居家隔離!今(2)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首度透露,現在政策非清零,而是自己做健康管理。未來將走向「免居隔」,確診者只要自己休息即可返回工作崗位。 未來走向歐美模式 疫苗覆蓋率夠就會考慮 今日是兒童疫苗開打第1天,陳時中表示,未來是否開放莫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常常覺得自己突然專注力不容易集中,總是忘東忘西鑰匙找不到?小心可能與大腦年齡有關!大腦健康是現代人常忽略的環節,但每個人大腦老化的速度並不一致,根據2021年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測驗顯示,4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5成腦年齡都比實際年齡還老!然而大腦年齡有機會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統計,台灣逾30萬民長者受疾病所苦,且肌少症患者數更隨老年人口增加持續攀升。然近期國外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神經、肌肉骨骼,亦恐造成肌少症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暨老年醫學科程信翰醫師呼籲:「走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期,更要留意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減緩肌肉流失,遠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