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血管疾病「猝死」年輕人變多了! 5大壞習慣每中一個風險越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名人因為心血管疾病突然驟逝的消息不斷,凸顯心血管疾病來得又快又凶的特性。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國人第二號殺手,尤其,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年輕族群早無法仗著年輕以為沒事,國健署就整理出5大壞習慣,每中一樣就跟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更進一步。

衛福部統計,國內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果再加上死於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已超過癌症奪走的人命。

年輕不再是本錢。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居多的年輕族群,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

國健署整理5大拉近與心血管疾病距離的壞習慣如下:
壞習慣1.飲食不均衡,愛重鹹、嗜糖、油炸、加工品、精緻化飲食
壞習慣2.缺乏運動
壞習慣3.睡眠不規律
壞習慣4.抽菸、喝酒不忌諱
壞習慣5.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在意
壞習慣6.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不控制

對應之道,國健署一一建議,應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周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維持BMI正常值)、良好睡眠,都是杜絕慢性病的通則;另外,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應避免抽菸、飲酒,定期健檢。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提醒,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度,增加復原機會,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要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起「嚴重不良反應」護理師病情全曝光 原來對食物、吃藥都過敏!

台灣消除C肝「完成一半」 健保全口服新藥治療人數已25萬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張家綺醫師、shutterstock 不論是平常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痠痛,或是因為天氣驟變導致的疼痛不適,都讓人特別難受,生活也大受影響,尤其腰痠背痛,常常突如其來的發生,感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難道真的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嗎?   放鬆下背肌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當膝關節軟骨嚴重磨損、行走時疼痛不已,且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時,即可評估採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來改善問題。然而,長庚骨科高逢駿醫師提醒,以人工膝關節手術來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只是治療的一部份,但術後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才能改善沾黏與相關併發症!  人工膝關節是一種金屬與高密度塑膠材質製成的,用以取代原本已...

閱讀詳情 »

【台北訊】癌症蟬聯34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癌症治療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知識。《公視主題之夜》節目在5月12日週五晚間十時播出紀錄片《抗癌新紀元》(Cancer: The New Trail Blazers),深入探討一條曾被忽視多年的取徑:新陳代謝,來重新思考癌症治療的可能。映後,該節目邀請投...

閱讀詳情 »

天氣漸漸轉熱,加上台灣潮濕的氣候型態,讓許多小病患因皮膚紅疹而上門求助皮膚科。禾馨醫療皮膚科蔡昌霖醫師表示,高溫、潮濕的環境最容易讓皮膚出現熱疹,也就是俗稱的痱子,因此,想要改善熱疹問題,最重要就是要保持皮膚乾爽,避免高溫、保持室內溫度涼爽,並且視天候增減衣物、大量流汗後要勤換衣物,若症狀加劇時應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