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血管疾病「猝死」年輕人變多了! 5大壞習慣每中一個風險越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名人因為心血管疾病突然驟逝的消息不斷,凸顯心血管疾病來得又快又凶的特性。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國人第二號殺手,尤其,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年輕族群早無法仗著年輕以為沒事,國健署就整理出5大壞習慣,每中一樣就跟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更進一步。

衛福部統計,國內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果再加上死於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已超過癌症奪走的人命。

年輕不再是本錢。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居多的年輕族群,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

國健署整理5大拉近與心血管疾病距離的壞習慣如下:
壞習慣1.飲食不均衡,愛重鹹、嗜糖、油炸、加工品、精緻化飲食
壞習慣2.缺乏運動
壞習慣3.睡眠不規律
壞習慣4.抽菸、喝酒不忌諱
壞習慣5.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在意
壞習慣6.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不控制

對應之道,國健署一一建議,應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周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維持BMI正常值)、良好睡眠,都是杜絕慢性病的通則;另外,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應避免抽菸、飲酒,定期健檢。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提醒,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度,增加復原機會,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要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起「嚴重不良反應」護理師病情全曝光 原來對食物、吃藥都過敏!

台灣消除C肝「完成一半」 健保全口服新藥治療人數已25萬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跨越2萬大關!五一連假剛收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3102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5例死亡,單日死亡人數創下這一波疫情以來新高,另外中重症再新增25例。值得注意的是,5例死亡...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31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310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1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境台灣居家檢疫鬆綁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宣布,自5月9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正式縮短為7天,並維持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正式實施居家檢疫「7+7」,並在第7天執行1次快篩。 陳時中表示,這是考量Omicron變異株的潛伏期較短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單日已經衝破2.3萬人,讓兒童打疫苗的腳步不得不加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表示,今年第六批採購的莫德納(Moderna)疫苗110.61萬劑,下午將運抵桃園國際機場。而昨天國內6到11歲兒童開打疫苗,已經接種有667人。 新一批到貨的莫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