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忽胖忽瘦的真相

為什麼自己的身材會忽胖忽瘦呢?難道是自己的減肥工作沒做好嗎?

其實與身體內的酸堿平衡有關,如果體內“酸”度過高又排酸不暢就會讓人疲憊不堪,產生虛胖也是必然的。

所以在早春季節為自己制定一套排酸計畫,在夏季來臨前保持纖細好身材。

忽胖忽瘦的真相

身體酸度高了為什麼會引起發胖:
在我們日常所吃的各種食物中,若某一種食物在體內經過分解代謝後,轉換成以氯、硫、磷等酸根離子為主的礦物質,那這種食物就應當被稱為呈酸性食物。谷麥類、肉類、禽類、魚類、蛋類、花生、核桃等,就屬於呈酸性食物。
人體PH值的高低會隨著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和數量而產生波動,若呈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超出了人體需要的量,那麼機體PH值就會偏酸。事實上,每日攝入的酸性食物很容易過量,這是因為我們的主食是呈酸性的,而餐桌上豐盛的雞鴨魚肉,又太容易使人們忽略對蔬菜水果的攝入。於是,在人們大快朵頤的同時,酸性體質也就慢慢形成了。久而久之我們就慢慢的發胖了。
1、 組成合理飲食結構:為了維持身體酸堿平衡,當我們體內酸度過高的時候,可以多吃些鹼性的食物,比如既要有谷麥類、豆類、蔬菜水果類,又要有動物性食物和油脂類。對谷麥類食物,我們正常人每天應吃300~500克左右。
2、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本來就屬於很健康的鹼性食物,每天可吃400~500克蔬菜,其中葉菜類至少占1/2,且“紅黃綠白黑”各色蔬菜要輪換著吃;水果每天可吃100~200克。
3、 每天應進食不少於250~500克奶類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每天也可吃50克左右。
4、 對肉魚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我們可以吃125~200克,不過最好是減少豬肉的攝入量,而多選擇雞、魚、兔、牛等品種。還有,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適量吃點動物內臟,以補充體內的多種微量元素。
5、 少吃醃臘、煙熏、油炸食物,特別是要避免飲食太過油膩。此外,每天鹽的攝入量也以不超過6克為宜,即是說,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
6、 儘量少吃火鍋:因為在涮火鍋的同時我們就會不自覺的多吃幾盤肉,但是如果一定要吃火鍋的話,可以搭配一些涼茶或者多吃些蔬菜來幫助自己排酸。

忽胖忽瘦的真相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腦中風排十大死因第三位,尤其即將進入冬季,恐提升腦中風誘發機率。樂生營養科蘇嘉華主任表示,想要預防腦中風,除了包括45歲以上之年齡層且有三高及抽菸史等高危險族群應每年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外,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關鍵。飲食注意納含量 一小匙鹽調味恐就超量 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到了這一天,凡有提供安寧療護的國家,都會舉行不同型態、規模的活動,彼此串聯呼籲執政者與社會大眾共同重視安寧療護發展與國人善終的權利。近期,安寧照顧基金會年年都以「安寧影展」響應國際盛事,而今年為了配合防疫,特別將影展移到線上,讓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大醫院整合醫學科針對高齡、複雜、急、重、難急診病患為收治對象,於十多年來陸續推廣到全國各級醫院,亦成立醫院整合醫學醫學會,培養專業人才。醫療網重規劃 整合醫學更好在衛生福利部第九期醫療網規劃中,整合醫學專科醫師持續扮演分級醫療樞紐角色,銜接基層門診、急診、急性住院及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南報導】15歲的花花(化名)是個愛漂亮的女學生,每天面對課業與升學壓力,臉上的痘痘本來就常常斷斷續續的長出來,疫情後,在學校長時間悶熱環境下戴口罩更是讓她的痘痘肌一發不可收拾……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近來因新冠 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