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意想不到!科學證實飯後吃這個水果可排出致癌物

意想不到!科學證實飯後吃這個水果可排出致癌物

秋天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節,梨香甜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的功效,特別適合乾燥的秋天食用。

韓國首爾大學一項研究顯示,飯後吃個梨,有利於排出體內積存的致癌物,特別是燒烤後吃梨,有利於防癌。 研究團隊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飲用加熱過的梨汁功效尤為明顯。專家建議,在人們熱衷於吃煎烤食品、速食類食品的今天,飯後吃個梨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健康生活方式。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對咽喉有養護作用。(fotolia) 梨的功效與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對咽喉有養護作用;梨中的果膠含量很高,有助於消化、通利大便。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是有好處的。

另外,梨雖然很甜,但其熱量和脂肪含量很低,中老年人多吃梨,可以幫助身體淨化器官、軟化血管,還能促進血液迴圈把血中的鈣質運送至骨骼,增強骨鈣質。

1.飯後吃梨可排體內致癌物 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科楊美熙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吸煙者進行了試驗,讓他們在4天內連續每天吃750克左右的梨,並測定吃梨前後小便中多環芳香烴的代謝產物1-羥基芘含量。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

2.止咳化痰清熱降火 在營養學界,梨有個很響亮的名頭——天然礦泉水。它多汁、少渣,卻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酸、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

3.可治療“春季季節病” 春季氣候比較乾燥,容易口乾舌燥,加上一些細菌的入侵,病毒開始活動繁殖,人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並能有效地治療“春季季節病”。

4.促進消化補充水分 梨汁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飯後喝杯梨汁,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秘。梨汁含有80%以上的水分,可用于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5.能當“護牙劑” 吃梨時會咀嚼到一些清脆的顆粒,它可有效清除牙縫裡的菌斑。專家稱,吃半個梨就能清除牙齒中20%的菌斑,對身體可有百利。

6.養陰潤燥消風 在春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7.可解酒保護肝臟 梨子清涼潤胃還解酒。梨雖然甜,但熱量卻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個梨能清涼潤胃;特別對於愛好喝酒的人而言,因為梨含有較多醣類物質和多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8.有助腎臟排泄 梨含有天門冬素,有助於腎臟排泄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濕病和關節炎。

9.降低血壓養陰清熱 梨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喝些梨汁大有益處。 專家建議,在人們熱衷於吃煎烤食品、速食類食品的今天,飯後吃個梨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健康生活方式。 吃梨方法不同功效不同 快樂的年輕主婦做水果沙拉。

(fotolia) 中國人吃梨的歷史十分久遠,傳說唐朝宰相魏征之母咳嗽日久,又懼怕中藥味苦,魏征在中藥中加入梨和糖,做成“梨膏糖”,甘甜適口,終於治癒咳嗽,“梨膏糖”也成為古人食療的又一例證。 梨的種類很多,療效也各有差異,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療效,可以生吃,可以蒸,還可以做成湯和羹。

1.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

2.榨成汁,加膨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3.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梨膏糖”,可治療肺熱咳嗽。

4.梨切片,與杏仁五錢,桔梗、川貝各二錢,膨大海一錢同煮,可治因傷風感冒之後黏痰不愈者。

5.梨一個,削去頂尖,成一蓋形,挖去核仁,放入川貝一錢,加入少許冰糖或蜂蜜,將梨蓋蓋回,隔水加熱燉熟,可治療痰火胸痛、咳嗽。

6.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後食用,能清熱,治風熱咳嗽。

7.連皮切成塊,和木瓜、密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消暑、清熱、開胃作用。 梨果含酸多,不宜與鹼性藥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梨雖能清心潤肺但性寒,因此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

相關推薦

 吸菸對健康影響甚鉅,尤其對呼吸系統的傷害更是首當其衝!長期吸菸對於呼吸道、肺部組織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不僅會增加肺炎、肺癌的發生率,若不慎感染新冠肺炎而引發重症的機率也是非吸菸者的2倍之多。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叮嚀,現在正逢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為了保障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戒菸行動刻不容緩! 你是否曾懷疑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誰是健保補充保費年度繳費王?最新統計出爐。健保署公布最新2019年健保補充保費收入共475.11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1.19億元落袋,而6大類補充保費個人繳納金額排行榜上,繳費王為台北市信義區一名70歲包租公,去年租金收入超過1.6億元,光繳補充保費就有310萬;而租...

閱讀詳情 »

胃食道逆流:探究個人原因很重要 三十八歲的B先生是一位上班族,五年前胃食道逆流找上了他。之所以會發現是因為以往晚上入睡後他通常都能一覺到天亮,但突然間常常因咳嗽而醒,而且白天的聲音也都啞啞的。 他到台北某醫學中心就診,經由胃鏡檢查確認罹患胃食道逆流。醫生開給他三個月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

閱讀詳情 »

「江醫師,我爸媽都有糖尿病,我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嗎?」 「江醫師,我家族中有幾個長輩患有肺癌,我需要特別安排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嗎?」 一直以來,許多人會用基因、家族史的角度來檢視與預測自身的健康表現,當罹病時也就順理成章推基因出來當作生病的罪魁禍首。不過,基因對健康的影響真有這麼大?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