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滋治療U=U 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

愛滋治療U=U 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測不到愛滋病毒等於沒有傳染力!小薇感染愛滋逾10年,後來遇見的男友沒有排斥她,甚至陪伴她吃藥、回診,病情控制穩定,兩人產下愛的結晶,寶寶和先生都沒有感染愛滋。2019世界愛滋日前,部立桃園醫院發表台灣首部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部立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目前愛滋病藥物只要一天一顆,平均3個月就測不到病毒,且此狀況超過6個月就沒傳染力。

U=U國際共識 測不到病毒不傳染愛滋

鄭健禹表示,2016年疾病管制署開始推動診斷即刻服藥、並把複方單顆藥物納入第一線處方,感染者服藥從以前的一天多次、一次多顆,到現在已有最新的一天一顆,且副作用低的抗愛滋藥物,提高服藥順從性,感染者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有保障。

根據2019年8月30日美國疾病管制署公布的一份文件指出,抗病毒藥物、預防性投藥、保險套,已經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的三大重要策略。且經過國際大型的研究發現,愛滋感染者接受治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量且穩定長達六個月以上時,能100%預防不會透過性行為的途徑傳染給他人,也就是「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U=U (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此為國際U=U共識。

影片中,小薇服藥控制病情,並產下健康寶寶,就是U=U跟治療即預防的最佳實證。鄭健禹提到,目前愛滋病已如慢性病,好好控制是很安全的 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也可預防免疫系統被破壞,避免未來發病。

愛滋歧視仍嚴重 病友治療阻礙之一

「愛滋病的歧視仍然很嚴重,造成許多病友怕被發現不敢治療。」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個管師林媚慧指出,也有另一名女性懷孕後發現感染愛滋,但在配合治療下,順利產下健康的新生兒。U=U帶來的改變,絕非只有感染者,還包括身邊的伴侶,是開啟感染者幸福的通關密碼。

不過,許多感染者都知道U=U,但仍有感染者因諸多原因不敢跟醫師討論自己的健康狀態,忍受不適合的抗愛滋藥物,反而無法順從服藥。臺灣感染誌協會理事鄭孝忱鼓勵病友,感染者應積極跟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若治療期間有副作用,都要勇敢反應給醫師,找尋最適合藥物。

U=U已為為國際共識,也是打破愛滋歧視的重要關鍵,鄭健禹主任、林媚慧個管師、鄭孝忱理事齊聲呼籲,政府跟社會大眾支持U=U,並鼓勵病友檢測後,盡快治療控制病情,並每3個月定期回診。

【延伸閱讀】

流感高峰季將近 了解這些助你慎防嚴重併發症

驅車北上尿不停 針灸改善膀胱過動症

久咳不癒竟是乳癌? CDK4/6抑制劑助腫瘤縮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在去106年底確定罹患胰臟癌,被醫師宣判僅剩2個月壽命後,一度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雖然,當時在家人愛的呼喚下回台繼續和病魔搏鬥,可惜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最終還是不敵癌細胞,並二度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妻子鄭貽已出面証實傅達仁已於台灣7日下午7點32分與世長辭,享壽85歲。醫師提醒,胰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近日新聞多報導為了情感、金錢種種因素慘遭殺害之社會案件頻傳,該如何在對方情緒激動時給予安撫,並找出一線生機逃脫呢?握拳、表情緊繃 觀察情緒異常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科護理長田維瑛表示,須即時發現情緒異常表徵。當對方出現肌肉張力增加,如雙手握拳,面部表情緊繃、說話音量大聲、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原本我都沒辦法吃飯,也沒辦法順利排便。」李阿嬤中風幾年以來,一直擔心無法再走路,雖然積極復健,但恢復狀況不佳。自從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長照中心居服員的陪伴與帶動下,不僅身體變得健康,現在還可以走路去參加老人才藝班,她也終於恢復肚子餓的感覺了。工作結合樂趣 讓他享受其中今...

閱讀詳情 »

「洗腎」,國人並不陌生,但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變,卻有許多民眾常常輕忽。醫師指出,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神經病變,都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病變。其中,腎臟病變嚴重時會演變成尿毒症,是造成糖尿病患洗腎的主因,千萬別忽視。 糖尿病血糖控制,對於腎臟防護恨重要,平日血糖監測更是不可少。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腎臟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