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52歲林先生身高約160公分,體重卻接近90公斤,腰圍過粗,平日除小酌外無不良嗜好,雖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但並未特別改變生活習慣,直到最近公司舉辦員工健康健查,醫生診斷腎功能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若再不控制三高及戒酒,恐無法伴隨孩子成長;林先生這才驚覺該好好注意健康,並跟醫療人員約定好開始控制血壓、體重及腰圍的健康自我管理。

107年國人10大死因中,慢性病占5項,分別是心臟、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體重過重、腰圍過粗及三高都屬於上述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腰圍代表脂肪分布,成年男性若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即代表腰圍過粗,也就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潛在的健康警訊,了解自我的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

血壓高、腰圍過粗、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這5個指標符合3項或以上者就是代謝症候群,其中腰圍過粗者,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民眾的1.44及1.56倍。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40歲以上受檢者中,35.5%有代謝症候群(男性35.5%,女性35.5%)。另根據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18至39歲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有52.1%(男性51.2%,女性53.2%),40至64歲有50.8%(男性47.6%,女性53.9%),65歲以上有36.9%(男性36.7%,女性37.2%);而18至39歲從未量過腰圍有7.7%,40至64歲有13.8%,65歲以上有33.2%。

國民健康署結合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各縣市衛生局,持續推廣量測腰圍的重要性,並與超商合作「千禧健康小站」及「千禧智慧健康小站」,提供免費腰圍量尺供民眾索取。今年特別邀請藝人賴雅妍擔任「89量腰日」健康大使,以「別讓愛你的擔心你」為活動主軸,以實際行動來守護家人健康,喚起民眾對健康的重視。

國民健康署呼籲,日常生活應養成建立自主健康管理的習慣,定期量測血壓、腰圍及體重,採用高纖、低糖、低油、少鹽飲食、戒菸酒、減少久坐及規律運動(1天至少30分鐘),可善用政府提供的4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健康檢查及各縣市設立的社區血壓站,透過早期發現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改變生活習慣,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長居室內,腸胃,頸椎腰椎不適和失眠,頭暈頻繁、長時間盯電腦眼睛乾澀、久坐不運動小腿易抽經,這些小毛病也讓白領們苦不堪言。中醫養生專家教你按穴位坐著也保健。   暴飲暴食,缺少運動,辦公族的常見病加重複發。 調查顯示,最困擾城市辦公族的三大健康問題是:腸胃,頸椎腰椎不適和失眠。此外,長居室內...

閱讀詳情 »

花生香脆可口、營養豐富、價格便宜,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的零食,但有七種人,花生對他們來說有害無益。 1、痛風患者: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於高脂飲食會減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花生,痛風​​緩解期也只能適量進食。 2、膽囊切除者:膽汁對於脂肪的消化和...

閱讀詳情 »

美國MSNBC網站近日報導,近年來一系列研究表明,性格外向和愛好跑步的人更有可能長壽。長命百歲有10個跡象。 1.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13歲。一項針對500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顯示,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13歲,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雅基·史密斯說:&l...

閱讀詳情 »

睡眠對於每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天的勞累之後,一個舒適的睡眠,可以緩解一天的疲憊。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美夢正酣,卻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吵醒或驚醒,頭昏腦脹像灌了鉛一樣,反應速度、判斷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應下降,科學家稱這種睡眼惺忪的狀態叫“睡後遲鈍”(sleep inert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