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全民愛健康 腎臟病篇13

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全民愛健康 腎臟病篇13

腎臟掌管身體代謝,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提醒,早期的腎臟病變是沒有明顯徵狀的,等到出現嚴重異狀時往往已是中末期;因此,提醒民眾若有慢性疾病、家族病史、長期服用藥物等狀況時,一定要定期健檢,以期能掌握病變初期及早治療。

 

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全民愛健康 腎臟病篇13

 

根據國健署「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資料指出,慢性腎臟病的十大高危險群包括:

 

1.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造成腎臟病變及血管病變。

 

2. 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會影響腎臟血管及腎絲球硬化。

 

3.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臟衰竭容易導致腎功能惡化。

 

4. 蛋白尿患者: 蛋白尿的出現已屬於慢性腎臟病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5. 痛風患者:血液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會沈積在腎組織影響腎功能。

 

6. 65歲以上老年人:老年人身體器官隨年齡增加而退化容易合併腎功能退化。

 

7. 長期服用藥物患者。

 

8. 有腎臟病家族史:家族中有多囊性腎病變、遺傳性腎炎及透析患者。

 

9. 抽菸者: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升高血壓造成腎臟負擔而影響腎功能。

 

10. 代謝症候群的病人:肥胖(男性腰圍 > 90cm、女性腰圍 > 80cm)、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張瑞廷醫師提醒,若同時符合上述多項症狀者,除了儘早從飲食、作息、運動等多方面著手改善外,亦建議定期健檢以監控腎臟健康狀態,若確診為腎臟病變問題時,也應積極面對、配合治療,以免腎病惡化至不可逆的嚴重傷害。

 

腎臟病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腎臟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腎臟科 張瑞廷醫師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 

  

延伸閱讀:

【腎臟病檢驗五口訣】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760

【護腎8條黃金法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76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全民愛健康 腎臟病篇13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最新數字顯示,每年新增確診已來到1萬5千人大關,警訊是,台大醫師觀察發現,對比四十年前,不但整體乳癌發生率足足多了3到4倍,連最惡性、最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亦成長3倍之多,背後最大原因就是女性晚育甚至不生,拖累乳腺對抗癌化的自保能力,想...

閱讀詳情 »

越來越接近一年的尾聲了,也來到大家耳熟能詳的冬至。冬「至」有「最」、「極」的意思,是冬天最寒冷的一天,也是在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古人會以冬至這天的天氣來預測農曆過年的天氣好壞,「乾冬至,濕過年」、「冬至烏,過年酥」,意思是冬至如果是好天氣,就表示過年可能會下雨,反之則會放晴。  冬至應景習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腫瘤即使是良性,長錯位置卻也要命。一名75歲婦人,4年前就因為骨質疏鬆症引發腰痛骨折,接受了手術,日前又出現背痛、坐臥困難以及走路不穩等症狀,沒想到檢查除了有胸椎壓迫性骨折之外,還有個長在脊椎內、大小約1.5公分的腫瘤,竟是發生率極低,每10萬人每年發病率僅約1人...

閱讀詳情 »

中醫處治流感的思維 文/身心靈全面觀照的人文中醫 李璧如醫師 流感常見明顯頭痛、肌肉或骨節痠痛、疲倦、流鼻水、喉痛咽乾、咳嗽、反覆高燒等,可能伴隨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最怕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有中耳炎、腦炎、肺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 一般認為流感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