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疫情不敢做癌症篩檢? 醫警告:延誤恐變晚期

憂疫情不敢做癌症篩檢? 醫警告:延誤恐變晚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民眾降低前往醫療院所意願。根據國健署統計顯示,至110年7月底為止,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四癌篩檢,相較於去年刪減數量減少約1成。安南醫院林聖哲院長指出,院內至110年9月底的統計資料顯示,也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減少5%上下,若因害怕至醫院可能感染而減少就醫及篩檢,一旦病兆惡化,恐演變為晚期癌症,得不償失。

未有症狀前就發現異常 有助提高癒後效果 

定期癌症篩檢能在病患還未有任何症狀前就發現異常,幫助阻斷癌症生長,治療方式也會較為單純,相對能降低副作用,更能提高癒後效果。癌症中心癌症篩檢護理師吳庭馨指出,以大腸癌為例,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能使二期以上的大腸癌發生率下降29%,死亡率更下降35%,因此若能早期發現病兆,就能減輕病患及家屬的病痛及負擔。

遠離致癌因子 有效降低罹癌風險

林聖哲院長說明,癌症是國人每年十大死因之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今更應減少致癌物的接觸,包括菸酒檳榔和空汙等都可能埋下致癌因子,因此平常時養成均衡飲食、維持適宜體重以及良好生活作息等方式,都是可以自我實踐的預防癌症方法。

定期癌症篩檢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此外,民眾也應避免因疫情因素而不願赴醫院接受原本就應接受的癌症篩檢,透過定期篩檢,以及在早期無症狀時第一時間接受癌症篩檢。林聖哲院長呼籲,若能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提高治癒率,不得輕忽嚴重性。


【延伸閱讀】

台灣精準醫療生態系成形!  6大類癌友受惠

古代人罹癌怎麼治療? 帶你窺探中醫治癌症的秘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5月台灣新冠本土疫情開始增溫,歷經5個月努力才慢慢恢復平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想瞭解血清抗體盛行率,計畫利用4月25日至7月3日全台捐血樣本,隨機抽樣共5,000件分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時間內曾捐血民眾,可播打1922告知不願參加,何時能有分析結果仍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已接種第1劑莫德納民眾,都已接近第2劑施打時間,疫苗何時能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連日遭問;今(5)日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近日就會到,這2天就可以跟民眾報告;另外,傳出機組員符合流感疫苗資格卻遭醫院拒打,與北市孕婦第1劑打莫德納卻預約不到第2劑,陳時中說將給予協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75歲張姓老農常年因為背部痠痛合併下肢痠麻而就醫,醫師雖多次建議手術治療,但因為擔心「術後回不了家」而遲未治療,直到近來病情持續惡化,走起路來就像酒醉般搖晃,更出現手部遲鈍及僵硬等問題,醫師檢查後發現竟然是頸椎退化病變及多節神經壓迫導致,後來透過「後位椎弓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期間大量增加了人們3C產品使用的時間,眼睛健康的問題變得更迫切,過度用眼不僅造成近視度數增加,更可能導致相關的眼睛疾病如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在東京奧運獲得銀牌好成績的柔道男神楊勇緯,除了在賽場上全力以赴,在公益上也十分盡心盡力,近日受邀擔任臺灣防盲基金會護眼大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