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椎病變走路搖晃像喝醉酒 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重回正常

頸椎病變走路搖晃像喝醉酒 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重回正常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75歲張姓老農常年因為背部痠痛合併下肢痠麻而就醫,醫師雖多次建議手術治療,但因為擔心「術後回不了家」而遲未治療,直到近來病情持續惡化,走起路來就像酒醉般搖晃,更出現手部遲鈍及僵硬等問題,醫師檢查後發現竟然是頸椎退化病變及多節神經壓迫導致,後來透過「後位椎弓整形手術」後,手指及步態終恢復正常,不再擔心被警察臨檢了。


腰椎不適患者40%合併頸椎問題 其中10%主要症狀來自頸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為長年彎腰工作,導致背部、下肢出現疼痛痠麻症狀,當時外院評估需要手術,但他因害怕手術風險而不願接受治療,直到疼痛已經影響行走,走路姿態左搖右晃十分不自然,同時還有手部動作遲鈍及僵硬、深部反射功能過度反應等情形,判斷頸部病變才是癥結。


經過影像檢查,證實他的頸椎已呈退化病變及多節神經壓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說明後,安排頸椎部分治療,施行「後位椎弓整形手術」,術後隔天患者就感受到手指活動不再僵硬,下床活動步態也漸漸正常,術後1周傷口乾淨就能出院療養了。


老農病症是走路歪斜,但為何施行的手術卻是針對頸椎呢?羅達富指出,脊椎退化性疾病不僅會造成腰背部疼痛,及下肢神經壓迫的情況,頸椎問題也經常同時伴隨出現;根據文獻報告發現,腰椎不適的求診病患中,有40%合併有頸椎問題,其中有10%患者的主要症狀是來自頸椎。


後位椎弓手術減少氣管及食道併發症 術後保護頸部4至6周即可


羅達富進一步指出,一般的頸椎退化及椎間盤問題,多是由前方手術,採取「頸椎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置換治療」,但多節神經壓迫,且沒有穩定性障礙的情況下,後位椎弓整形手術是相對簡單且適合的治療方式。


以老農為例,術中透過將神經後方的椎弓截斷,增加神經管通道來減除神經壓迫,再用骨板固定被截斷的弓椎,確保神經通道不再窄縮,相較於傳統前位手術,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除了減少氣管及食道的併發症出現,更沒有關節活動受限的問題,術後通常保護頸部約4至6周即可。


頸椎病變走路搖晃像喝醉酒 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重回正常

▲核磁共振治療前後影像比較。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羅達富最後提醒,愈來愈多人因為工作時姿勢不良,或頻繁使用電子產品,使得頸椎問題有日益增長趨勢,頸部及腰部症狀也可能同時出現,建議民眾若是治療效果不佳,或症狀久而未癒,務必找專科醫師鑑別判斷,以免延誤病情。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體周圍發炎如同牙周病 牙醫師剖析植牙失敗關鍵因素
▸男童左側脖子腫塊以為惡性腫瘤 確診EB病毒虛驚一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乳癌名列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一名,且好發年齡比歐美地區的好發年齡低,平均介於40-69歲之間,正是女性家庭角色吃重的黃金年齡,若在此時罹患乳癌,不但會讓婦女的心理壓力倍增,也可能對整個家庭造成重創。根據宜蘭縣政府民政處統計,宜蘭縣新住民人數約有9千人,約佔宜蘭縣總人口數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月4日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個歡慶的日子,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互動,也是現代家長正面對的課題。最新調查發現,孩子教養為父母最大壓力來源,其次工作、經濟,專家建議,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並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紓壓,讓孩子遠離3C產品。 該項家長壓力調查由董氏基金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