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症患者「ㄍ一ㄥ」很大! 僅2成尋求協助

憂鬱症患者「ㄍ一ㄥ」很大! 僅2成尋求協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自古以來,許多名人有憂鬱症,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就是其中之一,他以黑狗稱呼憂鬱症,他曾說:「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醫學的進步及發展,疾病已可受到良好的控制,但患者仍會因疾病的汙名化、衛教知識缺乏、藥物副作用等,造成自我覺察及持續治療的比例不高。因此,透過對疾病正確的認知及群體的支持,都將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憂鬱症患者死亡率高 無法得知就醫管道是主因

據台灣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台灣憂鬱症患者平均失能天數高達74.9天、求助比率更只有20%,顯示國內患者針對憂鬱症的治療仍較為排斥,抗拒自己罹患憂鬱症,以及無法得知合適的就醫管道等,皆是造成就醫及尋求支持的意願低落的原因。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廖士程醫師指出,憂鬱症在亞洲國家及地區與歐美國家相較盛行率相對較低,歐美終生盛行率可達10%至15%,亞洲則約2%至5%,但在自殺死亡率中,亞洲國家卻高於多數歐美國家,顯示亞洲國家對於憂鬱症尋求協助的比例相當低。

MAPE四指標 判定認知功能是否異常

憂鬱症除了心理及身體的症狀外,還可能會引發認知功能障礙,導致患者無法正常上班、學習,甚至是處理生活事務。通常臨床醫師會以MAPE(記憶力Memory,注意力Attention,心理動作能力Psychomotor Speed,執行力 Execution)四項指標,來判斷患者的認知功能是否異常;根據統計,約有94%的患者在急性期會出現認知功能問題,儘管疾病完全緩解,也仍有44%的患者會出現相關症狀。

就醫中斷恐加劇憂鬱 良好醫病關係助治療意願增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醫師指出,依據健保資料庫分析,首次被診斷憂鬱症並被開立抗憂鬱劑的患者,第一次看診後於一個月後回診持續率僅有52.1%,且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僅就診一次就中斷治療,不繼續治療的原因,經常與患者對藥物的誤解,以及其服藥後的副作用有關,但自行中斷卻可能導致再次陷入低潮、症狀復發等,也間接造成更多社會及醫療資源的負擔。

張家銘醫師說,透過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及鼓勵患者持續治療,是改善患者中斷治療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應加強社會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支持,降低憂鬱症的汙名化,並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使患者更有持續就醫的意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北市家扶中心歲末感恩聯歡活動於9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登場,今年以我愛相隨,熱力四射-50週年起跑為主題,匯集各界愛心,募得2000戶電暖器禮物經費及超過百個愛心攤位,現場更邀請辛龍擔任愛心大使,與家扶娃娃一同與弱勢家庭同樂;園遊會也表揚7位自強家長、7位自強兒童、6位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逐漸轉涼變冷,農曆節氣的「冬至」也隨之到來,各大傳統市場、賣場超市,熱鬧準備應景湯圓供民眾選購。針對如何挑選安全無虞的產品,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在選擇喜愛的食品之前,要睜大雙眼看仔細,務必選擇原料來源清楚、製作流程透明的安全產品。留意食品衛生安全 保障自我消費權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冷颼颼,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發布公告提醒民眾,要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此外聖誕節、跨年活動即將到來,目前也正值流感流行期,民眾在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患一般都知道要少吃甜食,避免血糖飆升,既然如此,那麼多吃與甜味相反的「苦味」一定就比較好吧?於是網路上有「糖尿病患要多吃苦瓜、喝苦瓜汁降血糖」的說法,到底真相如何?此外,還有一說,山苦瓜比一般苦瓜更好。到底糖尿病友應該如何聰明吃蔬菜、吃苦瓜,才能有助穩定飯後血糖值,延緩併發症發生。來聽營養師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